[实用新型]多点进料铸锻一体成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406586.X | 申请日: | 2019-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539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0 |
发明(设计)人: | 黄毅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7/00 | 分类号: | B22D17/00;B22D17/20;B22D17/22;B22D17/26;B22D17/30;B21J5/00;B21J5/02 |
代理公司: | 44384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梁炎芳;谭雪婷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岗区坪地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动模板 压铸 上模固定板 定模板 活塞端 凸模 顶针 顶出油缸 锻造油缸 工作端面 合模油缸 模具型腔 凹模 成型 一体成型装置 本实用新型 闭模锻造 多点进料 生产组织 压力铸造 压射组件 有效结合 压铸件 铸锻 背面 熔炉 穿过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点进料铸锻一体成型装置,其包括机架与定量熔炉,机架上设有依次设有上模固定板、动模板以及定模板,动模板上设有压铸凸模,定模板上设有压铸凹模,压铸凸模的工作端面与压铸凹模的工作端面配合形成模具型腔。定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压射组件。上模固定板上设有合模油缸,合模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动模板上。上模固定板与动模板之间设有锻造油缸,锻造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动模板上。动模板上设有顶出油缸,顶出油缸的活塞端设有顶针,顶针穿过动模板和压铸凸模并插入模具型腔内。本发明的通过将压力铸造成型方法和闭模锻造成型方法进行有效结合,可生产组织致密度、强度和韧性优良的大面积压铸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成型装置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点进料铸锻一体成型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对压铸件的产品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金属熔液是在高温、高速的情况下射入模具型腔内,容易导致型腔内的气体难以排出从而使得压铸产品中形成气孔、缩孔,对于一些大面积压铸件,还存在产品成型困难、冷隔不良率高、致密性差、强度和延伸率差等问题,因此,现有的压铸机难以压铸性能优良的大面积压铸件。
为了提高铸件质量,现多通过压锻装置对压铸出来铸件进行锻压,但工序繁琐,生产效率低,并且生产设备较多,占用空间大,生产成本高。为解决大面积压铸件成型困难的问题,现多设计多个浇注分流道将料液注入模具型腔内,虽然产品能够成型,但是压铸的产品的强度和力学性能却难以满足要求。
因此,对于还没有用于生产组织致密度、强度和韧性优良的大面积压铸件的压铸机。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多点进料铸锻一体成型装置,其可以生产组织致密度、强度和韧性优良的大面积压铸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多点进料铸锻一体成型装置,其包括机架与定量熔炉,所述机架上设有依次设有上模固定板、动模板以及定模板,所述动模板上设有压铸凸模,所述定模板上设有压铸凹模,所述压铸凸模的工作端面与所述压铸凹模的工作端面配合形成模具型腔。所述定模板的背面设有若干压射组件,所述压射组件呈矩阵排列,每一压射组件的出料口与模具型腔连通,其进料口通过分流管与所述定量熔炉连通。所述上模固定板上设有合模油缸,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动模板上。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有锻造油缸,所述锻造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所述动模板上。所述动模板上设有顶出油缸,所述顶出油缸的活塞端设有顶针,所述顶针穿过所述动模板和压铸凸模并插入模具型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压射组件包括压射料杯以及用于将压射料杯的料液压入模具型腔内的压射油缸。所述压射料杯的侧壁设有进料口,所述出料口通过分流管与定量熔炉连通。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动模板与所述上模固定板相对的一面设有连接板,所述所述锻造油缸的活塞端固定在所述连接板上。所述连接板与所述动模板相对的一面凹设避让腔,所述顶出油缸位于所述避让腔内。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设有多个与压射料杯一一对应连接的支管。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分流管的主管上设有多个隔热保护套。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为水平设置。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机架为直立式机架,所述动模板位于所述定模板上方。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顶针的端部设有用于感应模具型腔内的料液位置的传感器。
在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固定板与所述动模板之间设有中间板,所述合模油缸的活塞端连接在中间板的上端面,所述锻造油缸的本体连接在中间板的下端面。所述中间板的两侧通过抱紧油缸活动设置在所述机架的主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金雅豪精密金属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406586.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套铸造模具结构
- 下一篇:一种压铸机的防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