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检测支腿软腿的高空作业车支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99699.1 | 申请日: | 2019-10-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97407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发明(设计)人: | 乔慧;江洪;陈兵;刘梁;杨晓果;张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0 | 分类号: | B66F11/00;G01B21/16 |
代理公司: | 51221 四川力久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刘童笛 |
地址: | 611130 四川省成都市温***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活动支腿 固定支腿 高空作业车 垂直油缸 缸体 软腿检测 腰型孔 软腿 支腿 高空作业 斜度 本实用新型 检测距离 设置距离 相对设置 相对移动 向下移动 支撑设备 支撑装置 不接触 可检测 传感器 检测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支撑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检测支腿软腿的高空作业车支撑装置,通过设置至少四对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一一对应,固定支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高空作业车上,另一端套装在活动支腿上,通过垂直油缸实现活动支腿和固定支腿之间的相对移动,在垂直油缸的缸体上设置腰型孔,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固定支腿长度方向相同,在固定支腿上方设置距离检测传感器。工作时,通过垂直油缸使至少四根活动支腿相对设置支撑起高空作业车;在活动支腿与地面不接触时,由于缸体和活动支腿的自重,缸体向下移动,通过检测距离变化来确定是否发生软腿现象,这种结构在支腿斜度较大时也能实现软腿检测,扩大了软腿检测的检测范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空作业车支撑设备,特别是一种可检测支腿软腿的高空作业车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举高消防车或者结构类似的高空作业车,为了保证整车作业的稳定性,也为了避免地面塌陷等原因造成整车倾翻,任何一个支腿均不能离地或者不受力,出现“软腿”现象,即发生支腿离开地面或者不受力的情况。所以在支腿上设置软腿检测装置。
现有常用支腿软腿检测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在支腿副梁结构中设置距离检测传感器7,通过距离检测传感器7检测距离的变化可以实现软腿检测功能;支腿副梁结构中支腿分为固定支腿1和活动支腿2两部分,固定支腿1的内表面和活动支腿2的外表面之间预留一定的间隙,其中活动支腿2可沿固定支腿1在垂直油缸作用下可进斜向下或者斜向上运动,当活动支腿2斜向下伸出并支撑受力时,则活动支腿2和固定支腿1搭接处附近,活动支腿2外表面和固定支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大;当发生软腿现象时,活动支腿2由于活动支腿2的自重作用向下倾斜到允许的极限位置,即活动支腿2向下倾斜到如图1虚线部分,如图1虚线所示,相对于实线部分的活动支腿2,活动支腿2外表面和固定支腿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变大,此时即可通过距离检测传感器7检测距离的变化可以实现软腿检测功能。
这种常用的支腿软腿检测装置存在以下不足:
1、当支腿的斜度较大时,则上述方案可行,当支腿的斜度较小时,如支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60度到90度时,则检测距离的变化值会比较小,会导致无法实现软腿检测;无法做到软腿检测方式不受支腿斜度的影响。
2、由于要检测固定支腿1与活动支腿2之间距离变化,所以固定支腿1与活动支腿2之间距离要预留较大,后期需反复调试,保证间隙合适,实现软腿检测功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软腿检测装置中支腿与水平面的夹角在80度到90度时,则检测距离的变化值会比较小,导致无法实现软腿检测的问题,提供一种在支腿与水平面夹角为80度到90度时也能够正常进行软腿检测的支腿软腿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检测支腿软腿的高空作业车支撑装置,包括支腿副梁结构和垂直油缸,所述支腿副梁结构包括至少四对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每个所述固定支腿的一端固定设置在高空作业车的车体上,另一端套装在一个所述活动支腿上,所述垂直油缸包括缸体和活塞杆,所述缸体与所述固定支腿相连接,所述活塞杆与活动支腿相连接,通过所述活塞杆的动作实现所述固定支腿和活动支腿之间的伸缩运动,使所述活动支腿与地面接触,通过至少四根所述活动支腿相对设置并与地面接触,支撑起高空作业车;
所述缸体上设置有腰型孔,所述缸体通过所述腰型孔与所述固定支腿活动连接,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固定支腿的长度方向相同,在所述活动支腿与地面不接触时所述缸体能够沿所述腰型孔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所述固定支腿上方设置有距离检测传感器,通过检测所述缸体的上表面与所述距离检测传感器的发射口之间的距离变化来确定是否发生软腿现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消消防车辆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996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井群检修的辅助支撑结构
- 下一篇:一种推动式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