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0276.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园田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轴 动态减振器 包覆层 模腔 模具 上模 下模 湿气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一体成型 有效地 异物 生锈 置入 入侵 雨水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驱动轴(10)置入模具(30)来形成所述驱动轴的包覆层与动态减振器,模具(30)包括上模(31)、中模(32),与上模(31)连接、下模(33),与中模(32)连接,其中,上模(31)、中模(32)、与下模(33)的模腔与驱动轴(10)之间的间隙构成位于驱动轴(10)周围的包覆层模腔(41)、及从包覆层模腔(41)延伸且位于中模(32)的动态减振器模腔(42),利用模具(30)的包覆层模腔(41)及动态减振器模腔(42)来构成驱动轴(10)的包覆层(21)与动态减振器(22),并且动态减振器(22)与包覆层(21)为一体成型,而能够有效地防止沙、尘等异物或湿气、雨水等入侵至驱动轴(10)与动态减振器(22)之间,达到防止驱动轴(10)生锈及提高耐久性及使用寿命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涉及一种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
背景技术
在现有技术中,汽车用驱动轴等的旋转轴,是用来传递旋转动力或用以支撑旋转体,所以与旋转轴连接的机构的振动,或是来自于外部的振动也会被传递至旋转轴。因此,驱动轴等的旋转轴上通常安装有动态减振器(DynamicDamper)等的减振结构,用来吸收及减缓驱动轴在旋转时所伴随产生的振动和因振动所产生的噪音,并抑制旋转轴的应力幅度,从而防止振动对驱动轴所造成的疲劳破损。
现有的驱动轴与动态减振器为分开的独立构件,安装时,是使动态减振器的圆筒部的口径略小于驱动轴,然后把圆筒部套设在驱动轴上,再于圆筒部的一端外周以金属等材质的扣环将其固定在驱动轴上。
然而,由于驱动轴长期使用于汽车底盘的外部,且以现有的驱动轴与动态减振器的结合方式,容易使驱动轴与动态减振器之间侵入沙、尘等异物或湿气、雨水等,若经长时间囤积在动态减振器的内部,则驱动轴容易生锈,进而导致驱动轴的强度及耐久性降低。
对此,在已知的现有技术中,为了防止驱动轴生锈,通常会在驱动轴上进行防锈涂装,来提升驱动轴的耐久性,不过也同时增加了制造上的成本。
还有在现有技术中,为了将动态减振器压入驱动轴,而使接脚部受到基部扩大管径的高压缩应力而变形,因而降低动态减振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所述驱动轴置入所述模具来形成所述驱动轴的包覆层与动态减振器,所述模具包括上模、中模,与上模连接、下模,与中模连接,其中,所述上模、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的模腔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隙构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围的包覆层模腔、及从所述包覆层模腔延伸且位于所述中模的动态减振器模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动态减振器模腔包括从所述包覆层模腔延伸形成的基部模腔、从所述基部模腔延伸的接脚部模腔、以及从所述接脚部模腔延伸形成的配重安装部模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模腔在位于所述上模的腔壁的部分、及位于所述下模的腔壁的部分具有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包覆层模腔的所述凹槽围绕所述驱动轴。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上模包括与所述中模连接的第一上模及与所述第一上模连接的第二上模,所述下模包括与所述中模连接的第一下模及与所述第一下模连接的第二下模,且所述模具包括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能够对应所述驱动轴的长度至少调整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或所述第一下模与所述第二下模之间的距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调整结构配置在所述中模上并穿过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且所述调整结构至少调整所述第二上模相对所述第一上模移动、或所述第二下模相对所述第一下模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包括调整模,至少配置于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或所述第一下模与所述第二下模之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02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的模具前后模镶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保护套快速成型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