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60276.9 | 申请日: | 2019-03-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184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3 |
发明(设计)人: | 园田浩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29C45/26 | 分类号: | B29C45/26;B29C45/14;B29L31/30 |
代理公司: | 11205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杨贝贝;臧建明<国际申请>=<国际公布> |
地址: | 日本东京港区南青山2-***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轴 动态减振器 包覆层 模腔 模具 上模 下模 湿气 本实用新型 使用寿命 一体成型 有效地 异物 生锈 置入 入侵 雨水 延伸 | ||
1.一种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所述驱动轴置入所述模具来形成所述驱动轴的包覆层与动态减振器,所述模具包括:
上模;
中模,与上模连接;
下模,与中模连接,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所述中模、与所述下模的模腔与所述驱动轴之间的间隙构成位于所述驱动轴周围的包覆层模腔、及从所述包覆层模腔延伸且位于所述中模的动态减振器模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减振器模腔包括:
从所述包覆层模腔延伸形成的基部模腔;
从所述基部模腔延伸的接脚部模腔;以及
从所述接脚部模腔延伸形成的配重安装部模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模腔在位于所述上模的腔壁的部分、及位于所述下模的腔壁的部分具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模腔的所述凹槽围绕所述驱动轴。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模包括与所述中模连接的第一上模及与所述第一上模连接的第二上模;
所述下模包括与所述中模连接的第一下模及与所述第一下模连接的第二下模,且
所述模具包括调整结构,所述调整结构能够对应所述驱动轴的长度至少调整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或所述第一下模与所述第二下模之间的距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结构配置在所述中模上并穿过所述上模与所述下模,且所述调整结构至少调整所述第二上模相对所述第一上模移动、或所述第二下模相对所述第一下模移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调整模,至少配置于所述第一上模与所述第二上模、或所述第一下模与所述第二下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覆层模腔在位于所述调整模的腔壁的部分形成有识别标记成型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形成具有动态减振器的驱动轴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标记成型部为凸缘或凹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未经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60276.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冲击的模具前后模镶件结构
- 下一篇:一种保护套快速成型加工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