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差式静力水准仪有效
申请号: | 201920303424.3 | 申请日: | 2019-03-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560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9 |
发明(设计)人: | 官少龙;张红日;陈坤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5/04 | 分类号: | G01C5/04 |
代理公司: | 11279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卢岳锋<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静力水准仪 第一腔体 本实用新型 水压传感器 测点 安装方式 静力水准 竖直安装 制造成本 传感器 水准仪 体积小 通水管 压差式 储液 量程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压差式静力水准仪,包括至少两个储液罐,其中一个所述储液罐为基准储液罐,另一个所述储液罐为测点储液罐,每个所述储液罐设置有一第一腔体,且每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一水压传感器,每个所述测点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通水管与所述基准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进行连接。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静力水准仪包括至少两个储液罐,且每个储液罐内设置有一水压传感器,改变静力水准仪的量程只需更换不同的传感器即可,与传统水准仪相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以及制造成本低的优点;且该静力水准仪可水平、倾斜或竖直安装,其安装方式不影响其精度,对使用场地的要求较低,适用范围广,操作简单,灵活性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力水准仪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差式静力水准仪。
背景技术
静力水准仪是用于测量基础和建筑物各个测点的相对沉降的通用传感器,广泛用于路基、地基、大坝、桥梁、隧道等工程建筑体的安全监测仪器。使用时,在基准点和被测点设置相应的静力水准仪,基准点置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基点,当测点相对于基准点发生升降时,将引起各点压力的变化,通过测量传感器压力的变化,来计算各测点相对水平基点的升降变化。由于应用的多样性与监测要求的不断提高,对监测仪器的量程、精度、尺寸大小、适应能力,防护等级安装方式等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提高仪器量程、精度、适应能力、防护等级,缩小仪器尺寸降低造价是产品改进发展的方向。静力水准仪系统一般安装于被测物体等高的测墩上或埋设在土体内部监测点处,通常采用自动采集系统,通过有线或无线通讯与计算机连接,从而实现自动化观测,现有的静力水准仪具有体积大、结构复杂、量程小和使用场地要求较高的缺点。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实用新型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差式静力水准仪,从而克服现有静力水准仪的体积大、结构复杂、量程小和使用场地要求较高的缺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压差式静力水准仪,包括至少两个储液罐,其中一个所述储液罐为基准储液罐,另一个所述储液罐为测点储液罐,每个所述储液罐设置有一第一腔体,且每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内设置有一水压传感器,每个所述测点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通过通水管与所述基准储液罐的所述第一腔体进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有的所述储液罐通过所述通水管逐个串联在一起;每个所述储液罐设置有两个均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的通水口,其中一个所述通水口为进水口,另一个所述通水口为出水口,前一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水口通过一个所述通水管与后一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进水口进行连接,第一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进水口和最后一个所述储液罐的所述出水口均设置有一封口装置。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两个所述通水口设置于所述储液罐的侧壁上且左右相对分布。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储液罐设置于一个壳体内,且所述壳体设置有两个各与一个所述通水口对应的通孔。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壳体包括上壳体和底板,所述上壳体以能够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底板上,且所述上壳体设置有一底部开口的第二腔体,所述底板用于封盖住所述第二腔体的底部开口,所述储液罐设置于所述第二腔体内;其中,所述通孔由所述上壳体的侧壁的底部向上凹设而成。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水管的端部通过一连接机构以能够拆卸的方式与所述通水口进行连接。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通水口的第一外螺纹、设置于所述通水管的第二外螺纹以及一端与所述第一外螺纹进行啮合,另一端与所述第二外螺纹进行啮合的接头螺母,且所述接头螺母与所述储液罐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圈。
优选地,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通水管的两端卷绕成螺旋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未经广西交通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30342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支撑水准尺
- 下一篇:一种基于窄带物联网的低功耗倾斜传感装置及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