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52832.0 | 申请日: | 2019-02-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927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4 |
发明(设计)人: | 陈增源;李应樵;黄雅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视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29 | 分类号: | G02F1/29;G02F1/1343 |
代理公司: | 44325 深圳众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黄章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电极 光栅 绝缘层 本实用新型 电源连接 裸眼3D 依次排列 柱状光栅 玻璃层 加电压 填充层 透光率 移除 | ||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裸眼3D光栅包括依次排列的玻璃层、第一石墨烯电极、第一绝缘层、填充层、第二绝缘层、第二石墨烯电极以及柱状光栅,第一石墨烯电极和第二石墨烯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石墨烯电极和第二石墨烯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通过在石墨烯电极之间加电压或移除电压改变电场强度,进而改变光栅的透光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
背景技术
3D是three-dimensional的缩写,就是三维图形。而3D技术就是虚拟三维的技术,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运算达到视觉、听觉等方面立体效果的一种技术。在电影中实现的3D效果就是利用双眼立体视觉原理,使观众能从银幕上获得三维空间感视觉影像的电影。
3D技术在市场上发展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真正应用于民用领域也有了多年的发展。而近年来因为各类3D电影的上映,3D已成为了视频显示行业的新潮流。目前包括3D电视、3D显示器以及3D投影机,都已问世,开始普及。现有的3D技术多数需要眼镜的辅助,在特定的眼镜的辅助下,能够观赏到屏幕上播放的3D效果的视频。
但是对于传媒行业来说,眼镜式3D效果并无实际意义,传媒行业是针对不特性人群的广播性播放,不可能为每一个观赏者都配发眼镜。因此,裸眼3D技术对于传媒行业更有意义。裸眼3D技术即利用某种方式使左右眼观看到的画面存在差异,形成景深,从而产生画面的立体效果。3D无疑将对视频媒体的传播带来一场革命,如果在轨道交通,比如地铁上使用基于LED显示屏的裸眼3D光栅,将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现有技术中的裸眼3D光栅的透光率不容易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裸眼3D光栅的透光率不容易调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所述裸眼3D光栅包括依次排列的玻璃层、第一石墨烯电极、第一绝缘层、填充层、第二绝缘层、第二石墨烯电极以及柱状光栅,所述第一石墨烯电极和所述第二石墨烯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为液晶层。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层为铁电液晶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石墨烯电极和所述第二石墨烯电极的厚度均为1u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的厚度均为1u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绝缘层和所述第二绝缘层包括硼氮化物、硅氧化物或硅氮化物。
进一步的,所述液晶层的厚度为进行显示时所需要的最大相位延迟量与柱状光栅所能够产生的最大相位延迟量之差所需要的厚度。
进一步的,所述裸眼3D光栅还包括波导层,所述波导层位于所述第二石墨烯电极和所述柱状光栅之间。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裸眼3D光栅包括依次排列的玻璃层、第一石墨烯电极、第一绝缘层、填充层、第二绝缘层、第二石墨烯电极以及柱状光栅,第一石墨烯电极和第二石墨烯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一石墨烯电极和第二石墨烯电极分别与电源连接,通过在石墨烯电极之间加电压或移除电压改变电场强度,进而改变光栅的透光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石墨烯的裸眼3D光栅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视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视觉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528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致变色器件、壳体和电子设备
- 下一篇:一种双滑台式摄像头遮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