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柔轮、谐波变速器和机器人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33950.7 | 申请日: | 2019-02-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58708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5 |
发明(设计)人: | 谷甲甲;程中甫;田珍珍;钟成堡;崔中;张皓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5/17 | 分类号: | F16H55/17;F16H55/08;F16H57/021;F16H4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轮 波发生器 谐波变速器 内孔 配合 使用寿命 中心轴线 开口端 轴向力 减小 孔壁 申请 机器人 | ||
本申请提供一种柔轮、谐波变速器和机器人。该柔轮包括设置在柔轮的开口端并用于与波发生器配合的配合部(1),配合部(1)具有第一内孔(2),第一内孔(2)的孔壁与柔轮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倾角α。根据本申请的柔轮,能够减小波发生器所受到的轴向力,提高波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轮、谐波变速器和机器人。
背景技术
谐波减速器具有传动精度高、速比大、体积小、结构简单,应用广泛等诸多优点。如图1和图2所示,减速器主要由刚轮、柔轮1’和波发生器2’组成。工作过程一般是刚轮固定,波发生器2’转动时,迫使柔轮1’产生弹性变形,使柔轮1’的齿与刚轮的齿进入啮合状态,从而实现传动。
如图4中a所示为柔轮1’未安装在波发生器2’上形变时的结构图,此时柔轮1’为圆形。谐波减速器的波发生器2’为椭圆结构,其椭圆长轴要比柔轮1’的内径略大,所以波发生器2’装入柔轮1’后,在柔轮1’开口端,柔轮1’将按波发生器2’的轮廓形状发生变形,如图4中的b所示。柔轮1’将在开口端波发生器2’长轴附近被撑紧向外扩张,又因为柔轮1’的周长基本不发生变化,所以在开口端波发生器2’短轴附近柔轮1’向内收缩。与此同时,柔轮1’的筒底直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或者只有很小的一个变化量,所以柔轮1’将呈现复杂的变形形态,但在波发生器2’长轴和短轴附近分别有向外和向内的一个最大倾角值。在静止状态下,减速器各个部件受力平衡。正常工作时,波发生器2’输入转矩,柔轮1’在波发生器2’椭圆长轴(图4中柔轮扩张区域)的驱动下产生强制变形,短半轴(图4中柔轮收缩区域)受到突变的挤压力作用而产生弹性形变,波发生器2’轴承受到来自柔轮1’的反作用力F(图3),该力可分解为轴向力F1和径向力F2,此时波发生器2’在轴向力F1的作用下有向内运动的趋势,但是波发生器2’的内孔和轴固定连接,长期运行造成柔性轴承与电机轴产生轴向位移或轴承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柔轮、谐波变速器和机器人,能够减小波发生器所受到的轴向力,提高波发生器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轮,包括设置在柔轮的开口端并用于与波发生器配合的配合部,配合部具有第一内孔,第一内孔的孔壁与柔轮的中心轴线之间形成倾角α。
优选地,倾角α的角度为0.1°~1°。
优选地,第一内孔沿着靠近开口端的方向外扩。
优选地,第一内孔沿着靠近开口端的方向内收。
优选地,柔轮还包括连接在配合部远离开口端一端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第二内孔。
优选地,第一内孔为等径孔。
优选地,第二内孔的孔壁与第一内孔的孔壁衔接为一体。
优选地,柔轮还包括连接法兰,连接法兰设置在柔轮远离开口端的一端。
优选地,柔轮的开口端外周侧设置有用于与刚轮啮合的外齿。
优选地,外齿沿柔轮的轴向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柔轮的中心轴线。
优选地,外齿具有靠近开口端的第一齿顶圆和远离开口端的第二齿顶圆,第一齿顶圆的直径小于第二齿顶圆的直径。
优选地,外齿沿柔轮轴向的延伸方向平行与柔轮的内孔延伸方向。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谐波变速器,包括柔轮、刚轮和波发生器,该柔轮为上述的柔轮,柔轮位于刚轮和波发生器之间。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机器人,包括谐波变速器,该谐波变速器为上述的谐波变速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339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向器连接齿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低噪柔性功能的链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