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飞行器航拍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5508.1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7768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发明(设计)人: | 邵茂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远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D47/08 | 分类号: | B64D47/08 |
代理公司: | 51101 成都科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石荣华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中国(四川)自由贸易试***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杆 飞行器本体 缓冲弹簧 下端 航拍装置 固定杆 中通环 拍摄装置 本实用新型 连接杆顶部 凹槽连接 凹槽内壁 底部连接 稳定效果 荷载 飞行器 航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飞行器航拍装置,包括飞行器本体、凹槽以及航拍装置,航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拍摄装置以及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飞行器本体下端通过凹槽连接,凹槽设于飞行器本体下端,且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壁,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上,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顶部连接,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拍摄装置,所述飞行器本体下侧还设置有固定杆,固定杆中部设置有中通环,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穿过中通环,中通环内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具有结构简单,稳定效果好,不增加荷载负担的优点,适用于航拍领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航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航拍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许多人都喜欢摄影和拍照,近年来,大家不满足于仅仅是在陆地上进行培养摄影和拍照的爱好,也就导致了航拍的兴起,但是现有的航拍技术都是基于飞行器携带拍摄装置,存在着稳定性不好,拍摄画面晃动太大,影响画质的问题。
而在现有技术中,国家公开专利号为CN207956088U,公开了一种自稳定的航拍全景拍摄云台,包括无刷电机,所述无刷电机上还包括传感器、可编程控制板、全景支架、小型高分辨率相机和航拍飞机上接口,所述小型高分辨率相机设置在所述无刷电机通过全景支架、连接轴和所述无刷电机活动连接;所述航拍飞机上接口上设有航拍飞机下接口、连接柱和连接架,所述航拍飞机下接口上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架上设有活动槽和活动块,该一种自稳定的航拍全景拍摄云台,通过设有的全景支架,使用高硬度轻型材料,精简了大部分结构。使支架保持刚性的同时达到质量最轻;设有的可编程控制板,编程控制电机,可以使全景相机支架在无人机飞行中保持水平,同时保持相机自身的相对稳定;但是,该技术应用了多个传感器,电机,可编程的控制板等电子,电气元件和设备,成本高,结构复杂,且为航拍装置增加负担和重量,缩短航拍时间,不适用于大面积推广。
因此,针对于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效果好的飞行器航拍装置是很有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拍摄装置易受到飞行器晃动的影响,导致拍摄画面质量不高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效果好的飞行器航拍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飞行器航拍装置,包括飞行器本体、凹槽以及航拍装置,所述航拍装置包括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拍摄装置以及固定杆,所述第一连接杆与飞行器本体下端通过凹槽连接,所述凹槽设于飞行器本体下端,且凹槽内设有多个第一缓冲弹簧,所述第一缓冲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凹槽内壁,第一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固定在第一连接杆的顶端上,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与第二连接杆顶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底部连接有拍摄装置,所述飞行器本体下侧还设置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中部设置有中通环,第一连接杆的下端穿过所述中通环,所述中通环内侧设置有第二缓冲弹簧。
上述方案中,为优化,进一步地,所述中通环固定设于固定杆中部,中通环直径大于第一连接杆的直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缓冲弹簧为橡胶弹簧,第二缓冲弹簧的一端连接中通环内侧壁,第二缓冲弹簧的另一端直接接触第一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杆是可以旋转的连接杆。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弹簧设置数量不少于4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远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成都远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550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无人机的三维激光雷达采集系统
- 下一篇:一种园林规划用的航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