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路架和路架组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15363.5 | 申请日: | 2019-02-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176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贺正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H17/16 | 分类号: | E04H17/16 |
代理公司: | 31260 上海晨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丽杰 |
地址: | 2000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第一连接件 第二连接件 可拆卸连接 冲击载荷 架本体 本实用新型 工程领域 排列设置 侧翻 架侧 分担 承载 大风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提供了一种路架和路架组,路架包括:路架本体、设在所述路架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另一路架上的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路架组包括:包括排列设置的若干个上述的路架,任意一个所述路架均与相邻的路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路架可以与相邻的路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路架的相互连接,其中一个路架收到的冲击载荷可以由所有的路架分担,大大提升了各个路架承载冲击载荷的能力,即使遇到大风或冲击也不易发生侧翻,避免路架侧翻后对车辆和行人造成的不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路架和路架组。
背景技术
路架是通信工程管道项目中的一种常用设备。为了保障安全,目前传统的路架在马路上安放时相互之间未做连接,或者仅仅是用细铁丝在相邻两个路架之间进行缠绕连接,不仅外观不够美观,而且稳定性很差,如果遇到大风天气,这样的路架很容易发生侧翻。一旦发生侧翻,容易引发人身伤害事故。而且侧翻后的路架会直接倒在路面上,对周边的行人和车辆通行产生直接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路架和路架组,路架在受到冲击时不容易发生侧翻,避免路架侧翻后对车辆和行人造成的不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路架和路架组,路架包括:路架本体、设在所述路架本体上的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相对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用于与另一路架上的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路架组包括:包括排列设置的若干个上述的路架,任意一个所述路架均与相邻的路架通过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路架可以与相邻的路架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拆卸连接,路架的相互连接,其中一个路架收到的冲击载荷可以由所有的路架分担,大大提升了各个路架承载冲击载荷的能力,即使遇到大风或冲击也不易发生侧翻,避免路架侧翻后对车辆和行人造成的不便。
另外,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分别位于中心面的两侧对称设置;所述中心面过所述路架本体的几何中心且垂直于地面。
另外,所所述第一连接件为:与所述路架本体连接的第一插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与所述路架本体连接的第二插接件;所述第一插接件用于与所述第二插接件相互插接。插接连接的使得第一插接件与第二插接件连接方便、稳定,在设置路架时,用户只需将一个路架的第一插接件与相邻路架的第二插接件相互插接,即可实现两个路架的连接。
另外,所述第一插接件为插接杆,所述第二插接件为插接管;或所述第一插接件为插接管,所述第二插接件为插接杆;所述插接杆的轴线与所述插接管的轴线相互平行。只需将插接杆和插接管对齐插入,即可实现插接杆与插接管的插接配合,进而实现两个路架的插接。
另外,所述插接杆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大于所述插接管在轴向方向上的长度,所述插接杆用于完全贯穿所述插接管。插接杆完全贯穿插接管时,插接杆与插接管之间配合面积较大,在受到冲击时不易解除配合。
另外,所述插接管的内径大于所述插接杆的外径。在插接杆和插接管插接配合后,插接杆可以在插接管内旋转,使得两个连接的路架可以互成一定角度,实现多种路架的设置组合。
另外,任意一个所述路架与相邻的路架互成一定角度。路架组可以围成任意形状,增加了路架组设置的多样性和实用性。
附图说明
一个或多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图1是第一实施方式中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两个路架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15363.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