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202109.1 | 申请日: | 2019-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3752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10 |
发明(设计)人: | 廖宇春;张万里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 |
代理公司: | 广州容大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26 | 代理人: | 刘新年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继电器 电性连接 照明供电装置 船舶应急 控制线圈 充电机 逆变器 应急照明设备 本实用新型 蓄电池 供电电源 船舶 应急照明电路 充电输出端 电源输入端 备用电源 供电电压 应急照明 交流侧 联动 外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与船舶供电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又与外部的至少一个应急照明设备进行电性连接,该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包括继电器、充电机、逆变器和蓄电池;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与船舶供电电源进行电性连接,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应急照明设备、所述充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进行电性连接,又通过所述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侧进行电性连接;蓄电池分别与充电机的充电输出端、逆变器的直流侧进行电性连接;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与继电器的控制线圈联动。本实用新型使应急照明电路具有能紧急切换的具有合适供电电压的备用电源,提高了应急照明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舶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下,船舶应急照明是由应急发电机或者蓄电池供电,应急照明供电电源单一,没有备用电源。专利申请号为CN201610076865.5的专利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可稳定启动的柴油发电机组,包括柴油机、异步发电机、控制器、蓄电池、备用电池、电流检测单元以及输出负载;所述柴油机与所述异步发电机连接,所述异步发电机分别与所述蓄电池、备用电池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柴油机连接,所述控制器与所述蓄电池、备用电池连接,所述电流检测单元设于所述蓄电池与控制器之间,所述电流检测单元将检测到的电流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器,所述异步发电机输出端还与所述输出负载连接;所述蓄电池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电流检测单元检测所述蓄电池电流,所述蓄电池电流低于一阀值时,所述控制器由所述备用电池供电。该柴油发电机组的蓄电池用于启动柴油发电机,该专利申请文件并没有公开在发生紧急断电的情况下应急照明设备立刻连接到蓄电池的结构。而且照明电路在没有发生电路故障的情况下,应急照明设备应连接到船舶供电电源。该专利申请文件所公开的控制器用以控制充电的过程以及向输出负载使能的过程,该发明具有成本高、容易出现故障、维修不方便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及系统,从而使应急照明电路具有能紧急切换的具有合适供电电压的备用电源,提高了应急照明的可靠性。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问题:
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与一船舶供电电源进行电性连接,又与外部的至少一个应急照明设备进行电性连接,该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包括一继电器、一充电机、一逆变器和一蓄电池;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与所述船舶供电电源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应急照明设备、充电机的电源输入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又通过所述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与所述逆变器的交流侧进行电性连接;所述蓄电池分别与所述充电机的充电输出端、所述逆变器的直流侧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联动。
进一步地,所述继电器的控制开关为常闭开关。
进一步地,该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所述蓄电池通过第一开关分别与所述充电机的充电输出端、所述逆变器的直流侧进行电性连接。
进一步地,该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还包括第二开关;所述第二开关的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另一端进行电性连接。
一种船舶应急照明供电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船舶应急照明供电装置、至少一个第三开关、与第三开关数量相等且与第三开关一一对应地依次电性连接的配电接线器;所述继电器的控制线圈的一端通过第三开关和与第三开关对应的配电接线器实现与所述应急照明设备进行电性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当船舶供电电源有电的时候,是由船舶供电电源给应急照明设备供电,并给蓄电池进行浮充;在船舶供电电源失电后是由蓄电池通过逆变器给应急照明设备供电。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2021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