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汽车座椅调节手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92102.6 | 申请日: | 2019-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886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江;张正杰;王鹏程;李忠欣;李世欣;林加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2/02 | 分类号: | B60N2/02 |
代理公司: | 31117 上海科琪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 代理人: | 郑明辉;夏永兴 |
地址: | 200438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座椅 旁侧板 转动输入 安装孔 手操 环状凸缘 汽车座椅 底面 本实用新型 精度要求 生产效率 手控装置 外侧边缘 旋转手柄 外凸起 手轮 有向 零部件 乘车 穿过 伸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控装置,包括手操调节部件、座椅旁侧板(1)和座椅内部传动机构的转动输入端(3),座椅旁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4),转动输入端由座椅内部穿过安装孔并伸出到座椅旁侧板的外侧,手操调节部件底部朝向汽车座椅并与转动输入端固定连接;安装孔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环状凸缘(5),第一底面(23)与座椅旁侧板之间的间距为间距A,第二底面(24)与环状凸缘之间的间距为间距B,间距A大于间距B,间距A‑间距B≧0.5mm,手操调节部件为手轮(21)或旋转手柄(22)。该装置相对现有技术,乘车人员能更轻松地调节座椅,提升了驾乘体验,降低了零部件及其安装的精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控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手动调节的座椅,通常是在座椅一侧的旁侧板处设置有手操调节部件(手柄、手轮等),手操调节部件通过转轴连接座椅内部的传动机构,内部的传动机构再通过特定的机械传动方式实现椅座前后高低、靠背倾转角度等的调节。
现有技术的手动调节的座椅,其手操调节部件与座椅旁侧板之间的间隙较小,经常会由安装偏差、部件变形、部件尺寸偏差等各种原因导致所述手操调节部件与座椅旁侧板直接接触而发生干涉,从而在操作手操调节部件时还要克服手操调节部件与旁侧板之间产生的摩擦力。如果发生了上述的情况,则会使得乘车人员在调节座椅时须使用很大的操作力才能完成对座椅的调节,尤其对于一些特定乘客,如妇女、儿童、老人,调节座椅会变得非常困难,甚至无力完成操作,从而导致乘坐者感受到较差的乘坐体验,由此会影响到购买者对车辆的选择。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控装置,该装置相对现有技术,使得乘车人员能更轻松地调节座椅,从而提升了驾乘体验,同时也降低了零部件及其安装的精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手控装置,包括手操调节部件、座椅旁侧板和座椅内部传动机构的转动输入端,座椅旁侧板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转动输入端由座椅内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并伸出到座椅旁侧板的外侧,所述手操调节部件的底部朝向汽车座椅并与转动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孔外侧边缘处设置有向外凸起的环状凸缘,手操调节部件的底部包括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第一底面对应座椅旁侧板,第一底面与座椅旁侧板之间的间距为间距A;第二底面对应环状凸缘,第二底面与环状凸缘之间的间距为间距B,间距A大于间距B。
优化地,间距A-间距B≧0.5mm。
进一步地,所述手操调节部件为手轮或旋转手柄。
优化地,所述的手轮或旋转手柄采用PA66+GF系列的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装置相对现有技术,由于环状凸缘的阻挡限制,手操调节部件与座椅旁侧板之间不会发生接触干涉,手操调节部件只会与环状凸缘发生接触干涉,而环状凸缘与手操调节部件接触位置的半径相对于手操调节部件上施加操作力的位置半径则要小很多,根据杠杆原理,只要在手操调节部件上多施加少许的操作力即可克服由上述接触导致的摩擦阻力,这就使得乘车人员能更轻松地调节座椅,从而提升了驾乘体验;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装置中仅须对环形凸缘处的加工安装精度进行控制即可,因此也降低了零部件及其安装的精度要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座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手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旋转把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座椅旁侧板,21手轮,22旋转手柄,3转动输入端,4安装孔,5环状凸缘,6防滑橡胶套,7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9210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排座椅安装结构和车辆
- 下一篇:一种用于汽车座椅的椅面升降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