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5323.0 | 申请日: | 2019-02-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08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先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仓瑞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7J27/04 | 分类号: | A47J27/04;A47J27/16;A47J36/02;A47J36/24;A47J36/00;F24H3/04;F24H9/20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权航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2280 | 代理人: | 袁兴隆 |
地址: | 2154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环流 即热 蒸汽分离器 蒸汽 加热管 盖板 电控板 加热 蒸汽加热技术 温控保护器 蒸汽发生器 净化过滤 壳体外壁 烹饪内腔 软水装置 食物口感 依次连接 蒸汽分离 出汽孔 电连接 进汽孔 进水泵 热传导 水箱 过热 角块 壳体 底座 嵌入 再生 调控 | ||
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及系统,涉及蒸汽加热技术领域。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包括设置有蒸汽出汽孔的底座、设置有蒸汽进汽孔的壳体、盖板、连接至盖板的加热管、KSD温控保护器、嵌入到壳体外壁的NTC温度传感器,与NTC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热传导感应角块,以及电控板IC芯片。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水箱、净化过滤软水装置、进水泵、蒸汽发生器、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以及烹饪内腔体。上述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及系统通过加热管对蒸汽进行高压调控再生加热,制得温度高、湿度低、焓值大且加热的食物口感好的过热纳米蒸汽。并通过NTC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和电控板IC芯片控制蒸汽的温度和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加热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及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厨房电器中的电蒸箱、蒸汽烤箱、蒸烤一体机、蒸微一体机、微蒸烤一体机等电器蒸模式烹饪加热方式主要为蒸汽,即利用水在蒸汽发生器加热产生100℃的蒸汽,蒸汽发生器通过硅胶管连通至机器内腔并将蒸汽喷入到内腔的加热食物。蒸汽发生器加热水产生的蒸汽湿度较大,且最高温度为100℃。而内腔为常压式结构且无密封压力,内腔容积大于蒸汽发生器蒸汽产生量,因而蒸汽经过硅胶管道温度和热量均产生极大损耗。加之硅胶管道无保温层,硅胶管表面温度冷却快,100℃蒸汽经过硅胶管道至内腔蒸汽迅速降低至100℃以下,且蒸汽经过硅胶管道过程中冷热温差物理因素硅胶管道内表面易形成冷凝水,蒸汽喷入时将硅胶管壁冷凝水同步带入内腔,大量水分喷入到食物表面及内腔,造成食物口感变味、内腔底部积水和清理困扰增加等情况。蒸汽布满内腔需要蒸汽发生器不断加热补给,内腔温度需要长时间才能升至100℃,烹饪时间长。蒸汽发生器加热的水因各地水质硬度不同易产生水垢,蒸汽通过硅胶管道喷入内腔时,同时易将水垢杂质通过蒸汽压力夹带到内腔,严重影响烹饪卫生。
综上所述,目前蒸汽烹饪主要存在以下缺陷;无法产生大于100℃高温蒸汽、热量焓值低、蒸汽水汽无法分离、蒸汽湿度高且无法可控、蒸汽水分重、水垢杂质易喷入内腔、食物口感变味等。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其通过加热管对蒸汽进行高压调控加热,制得温度高、湿度低、焓值大且加热的食物口感好的过热纳米蒸汽。并且,通过NTC温度传感器、加热管和控制蒸汽的温度和湿度。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系统,其利用上述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将蒸汽在喷入烹饪内腔体前进行加热,提高了蒸汽的温度、降低并控制了蒸汽湿度,最终在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经高压调控加热制得干饱和蒸汽,上述干饱和蒸汽也会过热纳米蒸汽,利用其加热食物,可提高食物口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立体即热环流蒸汽分离器系统,其包括设置有蒸汽出汽孔的底座、设置有蒸汽进汽孔的壳体、盖板、连接至盖板的加热管、设置在底座上的KSD温控保护器、嵌入到壳体外壁的NTC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底座上且与NTC温度传感器电连接的热传导感应角块,以及电控板IC芯片,底座、壳体和盖板装配成保护壳,加热管和热传导感应角块向着保护壳内部的空腔延伸,电控板IC芯片连接至NTC温度传感器和加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热管为双U型加热管或螺旋型加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加热管为螺旋型加热管。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底座的中央设置有向着盖板延伸的分散导热片,螺旋型加热管套设在分散导热片外侧。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壳体的内壁表面喷涂有食品级自洁涂层。
在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例中,上述盖板和壳体的接触处设置有盖板密封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仓瑞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太仓瑞普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532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夹层蒸汽锅锅体用支持减震机构
- 下一篇:一种压力锅中层压力开关的改进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