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84267.9 | 申请日: | 2019-01-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940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顾兆泰;鲁昌涛;李娜娜;张浠;安昕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04 | 分类号: | A61B1/04;A61B1/045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唐敏珊 |
地址: | 528251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探测 信号 自动 调整 测光 反馈 荧光 内窥镜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通过读取测光装置的测光信息间接得到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调整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的角度,使得在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的不同距离下,输出图像的荧光亮度值保持一致,避免由于距离问题产生的荧光强弱变化影响判断。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成像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
背景技术
近红外荧光造影剂被广泛应用于内窥镜成像设备进行术中淋巴标记、肿瘤边界标定、血管造影和胆管造影,等等。为了提高荧光图像的信噪比和信背比(信背比是指样品信号强度与背景强度的比值),荧光相机往往仅能或主要接收到内窥镜收集到的荧光信号,根据当前荧光强度调节曝光参数,导致靠近组织观察荧光较弱的成像对象时,相机曝光参数自动调高,荧光图像的灰度值提升;远离组织观察时,照射到成像对象的激发光弱,相机曝光参数无法再大幅度提高,荧光图像的灰度值下降。这使得荧光图像忽亮忽暗,远近表现不一致,影响医生判断。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旨在解决现有的内窥镜成像设备获得的荧光图像忽亮忽暗,远近表现不一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其中,包括激发光源,导光束,内窥镜,透镜,二向色分光镜,测光装置,滤光片,荧光信号调整模块,荧光相机;所述荧光信号调整模块和测光装置连接;
所述激发光源发出的激发光通过导光束传输并耦合到内窥镜中;激发光从内窥镜前端出射并达到被观察组织,激发光激发出的荧光和由被观察组织反射的激发光同时被内窥镜收集并由镜头聚焦;其中,由被观察组织反射的激发光被二向色分光镜反射后进入测光装置,而激发光激发出的荧光透过二向色分光镜、滤光片、荧光信号调整模块后成像于荧光相机;测光装置将探测到的激发光信息传输到荧光信号调整模块;荧光信号调整模块对荧光信号进行调整,使得在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的不同工作距离下,荧光相机输出图像的荧光亮度值保持一致。
所述的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其中,所述荧光信号调整模块为角度可控的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通过调整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的角度,使荧光相机输出图像的荧光亮度值保持一致。
所述的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其中,所述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采用圆形的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圆形的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通过吸收和反射使得透过光密度线性衰减,光密度在0-270°的扇形内线性变化,通过旋转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改变其角度,调整透过光密度的衰减值。
所述的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其中,还包括与测光装置连接的控制模块,所述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与角度调节驱动装置连接,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通过角度调节驱动装置进行角度调节,所述角度调节驱动装置与控制模块连接;控制模块根据接收到的测光装置传输的激发光信息,计算出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的角度,并对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的角度进行调整,控制入射到荧光相机的荧光信号强度,使得在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的不同距离下,荧光相机输出图像的荧光亮度值保持一致。
所述的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其中,所述角度调节驱动装置采用但不限于电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一种基于探测信号自动调整的测光反馈荧光内窥镜系统,通过读取测光装置的测光信息间接得到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调整中性密度渐变滤光片的角度,使得在内窥镜到被观察组织的不同距离下,输出图像的荧光亮度值保持一致,避免由于距离问题产生的荧光强弱变化影响判断。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欧谱曼迪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8426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碰撞保温冷库门
- 下一篇:乐器练习辅助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