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铁联运车厢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42195.1 | 申请日: | 2019-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548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5 |
发明(设计)人: | 雅克·奥贝尔;让-卢克·安德烈 | 申请(专利权)人: | 罗尔工业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3/18 | 分类号: | B61D3/18;B61D47/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华进联合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24 | 代理人: | 邓云鹏 |
地址: | 法国昂***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联运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包括连接装置(15)的公铁联运车厢(1),所述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支撑杆(3)臂(13)与公铁联运车厢(1)的端平台(2)。装置包括一个装置在支撑杆各臂空闲端、且处于两个平行的第一水平盘(18a)和第二水平盘(18b)之间的可旋转拉环(16)。可通过螺杆(21)使拉环延长,螺杆透过穿孔(26)与端平台(2)的接收部件(25)相连。通过将螺母(27)紧固在螺杆(21)的螺纹端(22)以及将防松螺帽(28)紧固在螺杆(21)上,可以确保拉环(16)使用安全,同时螺母(27)和防松螺帽(28)会锁紧螺杆两端的接收部件(25),以便固定接收部件(25)中拉环(16)螺杆(21)的位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铁联运公路货车的铁路车厢,该铁路车厢包括两个由支撑杆连接、且装有转向架的端平台,并且可支撑公路货车的可旋转承载结构。
本实用新型侧重于连接装置的设计,该装置可通过支撑杆连接各端平台。
背景技术
常见的公铁联运公路货车的铁路车厢通常包括两个由支撑杆连接、且装有转向架的端平台,并且可支撑公路货车的可旋转承载结构。
可旋转结构可在端平台之间在水平方向旋转,从沿车厢纵向轴线的运输位置旋转到装载/卸载时的倾斜或垂直位置,货车可以在装卸码头和可旋转结构的支撑面之间自由通行。
此类车厢在文件EP 1292478中已有描述。
此类车厢中的可旋转结构及支撑结构可围绕枢轴旋转,并安装在连接两个端平台的支撑杆上。在枢轴平面上,支撑杆通常配备折棚,便于支撑杆相对于可旋转结构下降,使可旋转结构从支撑杆处脱离并自主旋转。
在文档EP 1292478中,支撑杆的外观设计为纵向连接件,通过两端部件紧固或安装在端平台的下侧。在本文档中,支撑杆的主要作用是完成两个端平台间的机械连接,使端平台在装载或卸载过程中仍保持在初始位置。通常情况下,支撑杆的厚度值很小,以免对参照加拉比铁路高架桥标准的有效装载尺寸造成影响。实际上,支撑杆仅承受其自重,有时承受来自端平台的推力和拉力。
当车厢处于运输位置或“车厢关闭”位置时,可旋转结构则处于低位并与两个端平台纵向对齐,而当车厢处于装载/卸载位置或“车厢打开”位置时,可旋转结构则处于高位并倾斜或垂直于两个端平台。
在文档EP 1292478描述的车厢中,当车厢处于运输位置或“车厢关闭”位置时,支撑杆不再支撑罐车产生的扭矩,而仅支撑所述导管和电缆,而当车厢处于装载/卸载时的倾斜或垂直位置,或处于位置“车厢打开”时,支撑杆可保持两个端平台的位置并充当可旋转结构的旋转中轴。
通常情况下,支撑杆上可以安装车厢所需的气动道管和电缆并通电。
组装车厢时,要根据情况安装支撑杆以保持两个端平台间的连接平衡,但这种操作通常比较复杂困难。实际上,当车厢处于“车厢关闭”位置时,支撑杆会承受可旋转结构所产生的力矩。同理,支撑杆内部在受力时会发生变形,进而影响到车厢底架的几何形状及支撑杆与两个端平台间的连接方式。
当支撑杆作为中间部件沿车厢纵轴向两侧延伸,且中间部件两端具有含两个机械臂的叉形件时,这些变形的影响尤其巨大。
在文档EP 1292478中,支撑杆仅通过叉形件两臂的各空闲端紧固或安装在一个端平台上。为修正上述错误,需要绞扭支撑杆直至其形变所产生的影响可忽略,以便支撑杆能重新承受可旋转结构作用于支撑杆上的牵引力所产生的力矩。为修正文档EP 1292478中的错误,根据经验判断,通常需要传递较大的作用力使支撑杆臂发生变形,直至车厢底架变平且支撑杆的各臂所受拉力基本相同。
此外,在文档EP 1292478中,每台装置均未考虑到两个端平台的支撑杆安全安装问题,也未调整支撑杆叉形件各臂与安装叉形件的端平台之间的距离。
实用新型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罗尔工业公司,未经罗尔工业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4219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