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23028.2 | 申请日: | 2019-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20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罗锟;张新亚;雷晓燕;冯青松;欧开宽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5/28 | 分类号: | E02D5/28;E02D31/08;E02D27/12;E02D5/74;E01D19/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蒙商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4 | 代理人: | 黄明凯 |
地址: | 330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节段 桥墩 混凝土护壁 混凝土层 波纹钢 隔振层 本实用新型 变截面 桩基础 钢桩 隔振 传力路径 从上至下 底部封闭 位移振动 振动能量 逐渐缩小 振动波 单桩 三层 土体 弯矩 围护 桩顶 外围 扩散 消耗 清晰 施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包括钢桩以及从上至下依次围护设置在所述钢桩外围的上部节段、中部节段、下部节段,所述上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三层隔振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波纹钢、第一混凝土护壁,所述中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一层隔振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二波纹钢、第二混凝土护壁,所述下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第三混凝土层、第三波纹钢、第三混凝土护壁,所述下部节段的底部封闭。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施工方便,降低了桥墩的造价;桥墩的单桩结构形式简单,传力路径清晰,桩顶的位移振动与由上到小逐渐缩小的弯矩特性相适应;隔振层将振动波向周围土体扩散时,消耗了部分振动能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桩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桥梁设施的发展,桥梁的结构和施工环境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桥梁桩体的稳定性提出了越来越严格的要求。现有的桥墩基础通常是由钢筋混凝土填充,上述结构底部的抗振性能较差,在桥梁上部结构晃动时,桥墩难以提供足够的减振力,从而导致桥梁稳定性降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通过在钢桩底部设置三层变截面的支护结构,且在支护结构中加设隔振层,使得桩基础具备抗振性能。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钢桩以及从上至下依次围护设置在所述钢桩外围的上部节段、中部节段、下部节段,所述上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三层隔振层、第一混凝土层、第一波纹钢、第一混凝土护壁,所述中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一层隔振层、第二混凝土层、第二波纹钢、第二混凝土护壁,所述下部节段从内至外依次为第三混凝土层、第三波纹钢、第三混凝土护壁,所述下部节段的底部封闭。
所述隔振层包括内侧的混凝土层和外侧的高阻尼橡胶层。
所述中部节段外部设置有锚杆支护,所述锚杆支护包括多个水平设置的锚杆,所述锚杆的一端水平插入土体,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二混凝土护壁上。
所述锚杆在不同的高度呈环状排布在所述第二混凝土护壁外围。
所述上部节段、所述中部节段、所述下部节段均为环形结构。
一种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经量测后确定施工位置;根据所述施工位置挖掘桩孔,在上部节段对应深度的孔壁内植入第一波纹钢,在土体与所述第一波纹钢之间填筑第一混凝土护壁;在中部节段对应深度的孔壁内植入第二波纹钢,在所述土体与所述第二波纹钢之间填筑第二混凝土护壁;在下部节段对应深度的孔壁内植入第三波纹钢,在所述土体与所述第三波纹钢之间填筑第三混凝土护壁;在所述第一波纹钢内侧依次填筑第一混凝土层和三层隔振层,在所述第二波纹钢内侧依次填筑第二混凝土层和一层所述隔振层,在所述第三波纹钢内侧填筑第三混凝土层;放入钢桩并回填所述桩孔。
在植入所述第二波纹钢前,在所述中部节段深度架设锚杆支护,并在填筑所述第二混凝土护壁时,将所述锚杆支护的锚杆端部固定在所述第二混凝土护壁中。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1)施工方便,施工速度快,大幅节省钢筋和混凝土材料,降低了桥墩的造价;(2)桥墩的单桩结构形式简单,传力路径清晰,桩顶的位移振动与由上到小逐渐缩小的弯矩特性相适应;(3)隔振层将振动波向周围土体扩散时,消耗了部分振动能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桥墩变截面隔振桩基础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交通大学,未经华东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230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土木工程用建筑组合桩
- 下一篇:一种预制桩自喷射引孔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