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辆及其转向轴的防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17812.2 | 申请日: | 2019-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9856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7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黄国庆;傅绍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J15/16 | 分类号: | F16J15/16 |
代理公司: | 11444 北京汇思诚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王刚;龚敏 |
地址: | 401135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尘装置 密封部 转动孔 转向轴 发动机舱 轴向分布 密封 密封驾驶舱 隔离作用 密封部位 密封性能 驾驶舱 转动轴 划伤 内轴 转动 申请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及其转向轴的防尘装置,包括: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转动孔内转动;至少两个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转动孔内,用于密封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转向轴;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密封部沿所述转向轴的轴向分布。该防尘装置的转动孔内包括多个密封部,且该密封部用于密封转向轴和防尘装置,从而能够防止尘土等杂质进入防尘装置的转动孔内导致转向轴划伤,同时,由于各密封部在防尘装置的转动孔内轴向分布,而发动机舱和驾驶舱也沿转动轴的轴向分布,因此,该密封部还能够起到密封驾驶舱和发动机舱的作用,且设置多个密封部时,能够提高该防尘装置对灰尘等杂质的隔离作用,提高该防尘装置的密封性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零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及其转向轴的防尘装置。
【背景技术】
车辆设置有转向系统,该转向系统包括转向器、转向柱和转向轴等部件,其中,转向轴与转向器和转向柱连接,通常情况下,转向器布置于发动机舱,转向柱布置于驾驶舱,因此,转向轴与转向器连接时需穿过驾驶舱,为了防止车底的尘土、泥水和噪音传到驾驶舱,需要在驾驶舱地板孔出设置转向轴防尘罩。
目前,现有的转向轴防尘罩包括橡胶材质的结构,并通过将该橡胶结构与车身之间挤压变形形成密封。但是,该转向轴防尘罩的密封结构密封效果较差,无法有效防止尘土、泥水和噪音传到驾驶舱。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辆及其转向轴的防尘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转向轴的防尘装置,包括:
本体部,所述本体部开设有转动孔,所述转向轴在所述转动孔内转动;
至少两个密封部,所述密封部位于所述转动孔内,用于密封所述本体部与所述转向轴;
其中,至少两个所述密封部沿所述转向轴的轴向分布。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包括第一本体部和第二本体部,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所述第二本体部沿轴向分布,所述第一本体部和/或所述第二本体部与车身相连;
所述第一本体部开设有第一转动孔,所述第二本体部设置有第二转动孔,所述第一转动孔与所述第二转动孔连通。
优选地,所述防尘装置形成有第一密封腔和第二密封腔,所述第一密封腔和所述第二密封腔沿轴向分布;
所述防尘装置包括第一密封部和第二密封部两个所述密封部;
所述第一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一密封腔,所述第二密封部位于所述第二密封腔;
其中,所述第一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一本体部与所述转向轴,所述第二密封部用于密封所述第二本体部与所述转向轴。
优选地,所述防尘装置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的外壁与所述第一本体部的内壁、所述第二本体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或者,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的一部分;
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或者,所述支架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的一部分。
优选地,沿轴向,所述第一密封部与所述第一密封腔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沿轴向,所述第二密封部与所述第二密封腔的至少一个侧壁之间具有间隙。
优选地,所述支架的内部具有第一台阶部和第二台阶部;
所述第一本体部连接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本体部连接有第二限位部;
沿轴向,所述第一台阶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分别形成所述第一密封腔的两侧壁,所述第二台阶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形成所述第二密封腔的两侧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金康赛力斯新能源汽车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1781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提升机尾轴密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