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锌及锌合金杆生产用牵引式结晶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101562.3 | 申请日: | 2019-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5501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小龙;沈铁军;张锋;董光明;董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绍兴市天龙锡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7 | 分类号: | B22D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312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锌合金 生产 牵引 结晶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锌及锌合金杆生产用牵引式结晶器,用于生产锌及锌合金杆,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水冷通道,且内壁中设有结晶腔和冷却腔,锌合金液体在结晶腔内由液相转变固相并经冷却腔进一步冷却后引出结晶器,所述结晶腔内嵌入式安装有防止锌及锌合金液体腐蚀其腔壁的石墨导管,所述结晶腔的腔壁上且位于石墨导管的外侧处设置有对石墨导管浸油以减小与固相锌合金间摩擦力的浸油槽。本实用新型显著延长了结晶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锌及锌合金生产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锌及锌合金杆生产用牵引式结晶器。
背景技术
锌及锌合金材料(其中其中铝质量分数为0~22%,其他各种改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为0~0.5%,余量为锌)是近几年研发成功并推广使用的新型无铅电子材料,主要用于金属化薄膜电容器端面无铅化喷金。随着新能源技术的快速发展,该种无铅电子材料的市场迅速扩大。目前我国主要通过两种方法生产,一种是通过挤压法生产,由于挤压是三向压应力的塑性加工方法,因此使用该法制取线坯致密度高,其拉丝性能突出。但是由于挤压方法也存在诸多难以克服的缺陷,如线坯中带有气泡、因夹油形成的开裂纹,以及两挤压坯锭端面焊合不良引起的裹芯等。另一种方法是水平连续铸造法制取线坯,水平连铸坯虽然可生产无限长的坯料,但由于石墨结晶器使用寿命后期的线坯质量明显降低,且由于重力的影响,在石墨结晶器内凝固的合金容易造成石墨底部单边不均匀磨损,进一步减少了石墨结晶器的使用寿命,水平连续铸造法需要停炉更换结晶器,更换石墨结晶器的周期长,至少4小时以上,更换后需要重新启动熔化炉,至少要24小时。因此,水平连续铸造法制取线坯存在能耗高、更换石墨结晶器不便的难题,提高了生产制造成本。上引发连续铸造制取线坯是一种常规技术,通常用于铜、铝及其合金加工,但现有的上引发连续铸造技术无法用于锌及锌合金制取线坯,主要是现有的上引发连续铸造技术采用干式牵引,即石墨结晶器不外添加润滑剂,使用寿命短,石墨结晶器消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够使用寿命长、无需停炉更换石墨结晶器的锌及锌合金杆生产用牵引式结晶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锌及锌合金杆生产用牵引式结晶器,用于生产锌及锌合金杆,其包括本体,该本体包括内壁和外壁,所述内壁和外壁之间设有水冷通道,且内壁中设有结晶腔和冷却腔,锌及锌合金液体在结晶腔内由液相转变固相并经冷却腔进一步冷却后引出结晶器,所述结晶腔内嵌入式安装有防止锌及锌合金液体腐蚀其腔壁的石墨导管,所述结晶腔的腔壁上且位于石墨导管的外侧处设置有对石墨导管浸油以减小与固相锌及锌合金间摩擦力的浸油槽。
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进一步优化: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浸油槽设置在结晶腔内锌及锌合金固液混合以上位置处,且至少有一个。所述浸油槽为开设在结晶腔的腔壁上的环形凹槽,且在本体内设有向环形凹槽内注入润滑油的注油通道。所述本体的外部设置有储油箱,该储油箱经注油通道与浸油槽连通。所述石墨导管与本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且二者之间具有浸油间隙。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水冷通道包括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该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之间设有内隔板,二者在内隔板的底部连通,所述进水通道位于出水通道的外侧。所述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的连通位置低于浸油槽的位置。所述进水通道中的冷却水从上向下流动,所述出水通道中的冷却水从下向上流动,且设置于进水通道的进水口低于设置于出水通道的出水口的位置。所述本体为铜制本体。
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技术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绍兴市天龙锡材有限公司,未经绍兴市天龙锡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10156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