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铁路轨下垫板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73683.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197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陆声付;刘敏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9/68 | 分类号: | E01B9/68;E01B19/00 |
代理公司: | 温州名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58 | 代理人: | 陈加利 |
地址: | 3176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能 凸起 板体 本实用新型 轨下垫板 底面 从前至后 方阵排列 间隙形状 减振降噪 耐久性能 吸收振动 凸起状 顶面 铁路 并列 垂直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铁路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板体底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底面并呈凸起状的底边,板体的顶面及底面均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各吸能主体均包括有若干方阵排列的主吸能凸起,相邻吸能凸起之间均设有吸能间隙且各吸能间隙形状相同;各吸能主体从前至后划分成三个并列且面积相同的吸能区,分别为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第二吸能区位于第一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之间;第一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内的各吸能间隙均设有副吸能凸起,各副吸能凸起的高度均低于各主吸能凸起。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优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轨道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铁路轨下垫板。
背景技术
列车是人类的主要交通工具之一,其高速度低事故率的特点也为广大乘客所青睐。铁轨是列车运行所必不可少的基础建设,其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列车的速度和安全。为使列车在行驶过程中更加平稳,保证乘客在乘坐列车时的舒适感,一般在铁轨的下面会设置有轨下垫板来实现减震效果。
在轨下垫板的实际应用中,长期承载于列车动态的作用力,其弹性易衰减。而此时最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即为更换轨下垫板。为了改善并长久有效地维持良好的减振效果,同时考虑轨道结构全寿命周期经济成本,针对降低轨下垫板刚度、提高轨下垫板弹性和使用寿命的研究大量可见。
采用经济有效的方法优化轨下垫板的几何特征,降低刚度提高回弹性能不仅有助于提高减振降噪效率,还可以延长轨下垫板的使用寿命,降低轨道系统全寿命期内局部大修次数,压缩维修成本,减少安全隐患,提高经济效益。故市场需要一种新颖且优良的轨下垫板设计,来提高轨下垫板的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耐久性能和减振降噪性能良好的铁路轨下垫板。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铁路轨下垫板,包括呈长方形的板体,所述的板体底面的左右两边沿处均具有垂直于底面并呈凸起状的底边,所述的板体的顶面及底面均设有用于吸收振动能量的吸能主体,各所述的吸能主体均包括有若干方阵排列的主吸能凸起,相邻所述的主吸能凸起之间均设有吸能间隙且各吸能间隙形状相同;各所述的吸能主体从前至后划分成三个并列且面积相同的吸能区,分别为第一吸能区、第二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所述的第二吸能区位于第一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之间;所述的第一吸能区和第三吸能区内的各吸能间隙均设有副吸能凸起,各所述的副吸能凸起的高度均低于各主吸能凸起。
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的主吸能凸起的形状均呈棱台体结构,并具有一上底面、一下底面及四个侧面,各所述的主吸能凸起的下底面与板体表面相贴合,各所述的主吸能凸起的四个侧面分别与该主吸能凸起周围的四个吸能间隙一一相连。
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的副吸能凸起的形状均呈棱台体结构,并具有一上底面、一下底面及四个侧面,各所述的副吸能凸起的下底面均位于对应的吸能间隙内,各所述的副吸能凸起的四个侧面分别与该副吸能凸起周围的四个主吸能凸起的侧面一一相连,且各所述的副吸能凸起的侧面与对应的主吸能凸起的侧面的连接处位于板体表面。
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主吸能凸起和副吸能凸起的形状均呈方棱台结构。
进一步设置为:各所述的主吸能凸起的上底面与各主副吸能凸起的下底面的面积均相同。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当列车经过轨下垫板上方时,列车运行产生的振动被吸能主体吸附,达到减振降噪的效果,降低了列车行驶产生的噪声,同时在减振的作用下,使列车运行较为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未经浙江中元铁路配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7368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