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强抗压装置减震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8237.1 | 申请日: | 2019-01-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771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21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华;廖建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F15/023 | 分类号: | F16F15/023;F16F15/04 |
代理公司: | 51278 成都慕川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谢芳 |
地址: | 6144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缓冲箱 拉伸弹簧 减震器 气囊 挤压 本实用新型 弹性连接 限位块 内部中心位置 中心位置处 缓冲减震 挤压气囊 抗压装置 气囊内部 气囊内腔 橡胶垫板 压力传递 压力挤压 固定板 箱内壁 缓冲 抗压 内壁 位块 分解 传递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强抗压装置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板,所述缓冲箱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缓冲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气囊。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箱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气囊之间通过第一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气囊的底部两侧通过第四拉伸弹簧弹性连接,物体的压力由第五拉伸弹簧传递给缓冲箱,缓冲箱挤压气囊,气囊两侧通过第一拉伸弹簧挤压限位块,气囊内的气流挤压第二拉伸弹簧,继而气囊内腔底部的气流挤压第四拉伸弹簧,气囊内部的压力挤压第三拉伸弹簧,压力传递给缓冲箱的内壁,由缓冲箱进行分解,大大增强了减震器的抗压程度,同时又提高了缓冲减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减震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增强抗压装置减震器。
背景技术
减震器,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在经过不平路面时,虽然吸震弹簧可以过滤路面的震动,但弹簧自身还会有往复运动,而减震器就是用来抑制这种弹簧跳跃的。
然而现有的减震器,首先,结构复杂,不具有一定的增强抗压装置,使得减震器损坏程度增大,大大降低了减震器的使用寿命,其次,现有的减震器,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措施,不具有便捷性,使得物体不能稳定固定在减震器上,大大降低了实用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不具有一定的增强抗压装置和不具有一定的稳定措施的问题,提供一种增强抗压装置减震器。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增强抗压装置减震器,包括减震器,所述减震器的底部设置有缓冲箱,所述缓冲箱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板,所述缓冲箱的顶部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缓冲箱的内部中心位置处设置有气囊,所述缓冲箱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与气囊之间通过第一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气囊的底部两侧通过第四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所述橡胶垫板顶部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橡胶垫板顶部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二滑块,两个所述固定板内侧顶部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橡胶垫板的顶部两侧均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内部开设有配合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使用的滑槽。
其中,所述缓冲箱底部固定连接有四个固定架,所述四个固定架对称分布于缓冲箱的四周。
其中,所述气囊的内腔设置有第三拉伸弹簧,所述气囊的内壁顶部与第三拉伸弹簧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气囊的内壁底部与第三拉伸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气囊的竖直截面呈工字型结构,且水平端两侧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拉伸弹簧。
其中,所述橡胶垫板的顶部中心位置处安装有第五拉伸弹簧,所述第五拉伸弹簧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板。
其中,所述卡环竖直截面呈C型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拉伸弹簧设置有多个,且多个第一拉伸弹簧以气囊对称分布。
其中,所述限位块竖直截面呈梯形结构,且斜边与第一拉伸弹簧固定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缓冲箱内壁中心位置处固定连接有限位块,限位块与气囊之间通过第一拉伸弹簧弹性连接,气囊的底部两侧通过第四拉伸弹簧弹性连接,物体的压力由第五拉伸弹簧传递给缓冲箱,缓冲箱挤压气囊,气囊两侧通过第一拉伸弹簧挤压限位块,气囊内的气流挤压第二拉伸弹簧,继而气囊内腔底部的气流挤压第四拉伸弹簧,气囊内部的压力挤压第三拉伸弹簧,压力传递给缓冲箱的内壁,由缓冲箱进行分解,大大增强了减震器的抗压程度,同时又提高了缓冲减震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四川川南减震器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823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柱塞泵的减振结构
- 下一篇:一种减震效果好的新能源建筑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