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63722.X | 申请日: | 2019-0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9215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8-06 |
发明(设计)人: | 王高飞;曾生辉;尚志锋;何卫明;郑杰响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天创同工大数据应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广东中亿律师事务所 44277 | 代理人: | 杜海江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东区富湾南路起湾***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充电站 站控系统 控制系统 设备厂商 充电桩 云端 大数据 云平台 车主 本实用新型 互联网通讯 反馈信息 监控数据 控制总线 实时监控 用户体验 运维管理 运维 充电 互联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包括云端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各个充电站内的站控系统和若干个充电桩,充电桩均通过控制总线与站控系统连接,站控系统与云端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通讯连接;站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车主、维保人员和设备厂商等可通过云端控制系统获取站控系统的监控数据,便于了解各个充电站的实际情况,方便车主了解车辆的充电情况,也能够提高维保人员的维保效率,设备厂商可根据充电站的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来实现更加科学的运维管理,实现设备厂商、维保人员、用户与充电站之间的互联,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用户体验。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汽车充电桩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充电桩和充电配套服务等充电设施的配套建设已严重不足,已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另一方面,我国在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建设的充电设施,由于充电设施技术的相对落后和电动车技术的更新等原因,已不能满足新的充电应用要求。目前,电动车配套的充电器,一次充电经常要7-8个小时,一旦行驶途中没有电能,将使行车人陷入尴尬境地,如何解决充电难,充电时间久问题,已成为电动车发展的一个瓶颈。
当前充电桩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包括:充电桩位置分布离散,车主难以找到充电桩,也不方便管理人员管理维护;充电时间长,车主等待时间长;充电桩结构复杂,维护管理困难。
因此,行业和市场均需要新技术和新应用来破解充电设施的建设和应用难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于大数据的充电站智慧云平台,包括云端控制系统以及设置在各个充电站内的站控系统和若干个充电桩,所述充电桩均通过控制总线与所述站控系统连接,所述站控系统与所述云端控制系统通过互联网通讯连接。
所述充电桩内设置有第一主控器、通信接口模块、充电连接模块、报警模块、传感器模块、滤波模块和信号采集模块,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入端通过所述滤波模块与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所述信号采集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器的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主控器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通信接口模块、充电连接模块和报警模块连接。
所述站控系统包括第二主控器、功率分配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功率分配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充电连接模块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主控器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主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云端控制系统包括中央控制器和云端服务器,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入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第二主控器通讯连接,所述中央控制器的输出端通过互联网与所述云端服务器通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站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充电桩的工作状态,车主、维保人员和设备厂商等可通过云端控制系统获取站控系统的监控数据,便于了解各个充电站的实际情况,方便车主了解车辆的充电情况,也能够提高维保人员的维保效率,设备厂商可根据充电站的使用情况以及用户的反馈信息来实现更加科学的运维管理,实现设备厂商、维保人员、用户与充电站之间的互联,有效降低运维成本,并提高用户体验。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天创同工大数据应用有限公司,未经广东天创同工大数据应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6372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实验室环境监测系统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控制测量分析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