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活水养鱼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6570.0 | 申请日: | 2019-0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96095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12 |
发明(设计)人: | 乔素钦 | 申请(专利权)人: | 乔静梅 |
主分类号: | A01K61/13 | 分类号: | A01K61/13;A01K61/80;A01K63/00;A01K63/04;A01K63/06;A01K63/10;A01K69/08;C05F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姜海荣 |
地址: | 610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无死角 活水 尾水 养殖 环保治理 养鱼系统 制肥单元 养鱼 转化 本实用新型 酸碱度调整 调整机构 返回系统 清除机构 水体置换 水温调整 饲料转化 尾水净化 养殖成本 养殖环境 有机农肥 综合控制 环保性 溶氧量 拌药 布撒 成鱼 池体 换水 清粪 鱼粪 增氧 加热 清水 残留 回收 饲料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活水养鱼系统,包括:活水养鱼单元、粪废转化制肥单元、尾水环保治理单元,通过粪废转化制肥单元和尾水环保治理单元,可将鱼粪和残留饲料转化为有机农肥,将养殖尾水净化转化为适合养殖的清水返回系统再用,提高粪废和尾水的回收利用率,以提高鱼养殖的环保性和降低养殖成本。并且,活水养鱼单元通过设置粪废清除机构、水体置换机构、水温调整机构、酸碱度调整机构、溶氧量调整机构、药物拌合机构,饲料布撒机构、成鱼捕收机构可分别实现池体的无死角清粪、无死角换水、无死角加热、无死角调整PH值、无死角增氧、无死角拌药,综合控制鱼养殖环境,提高鱼养殖的产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产养殖、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活水养鱼系统,适合用于淡水鱼、海水鱼高密度活水养殖。
背景技术
鱼类是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食材,自然生鱼类早已不能满足人们生活的日常需求,人工养殖已成为人类获取鱼类食材的主要途径。其中,活水、高密度淡水鱼养殖(含海水)在同行业产能中的比重越来越大,呈现出向大型化、集约化、系统化即工业化养殖发展的趋势,对着现代前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养殖鱼质量必将越来越好、生产成本必将越来越低、环保危害必将越来越小、产能占比必将进一步扩大。
但是,传统池、塘、网箱活水高密度鱼养殖具有如下缺陷:
①环境污染严重:通过传统池、塘、网箱活水高密度鱼养殖产出的鱼粪便和残留饲料一部分被流水带走,大部分沉底堆积,经长时间发酵、腐败后严重污染养殖水体和环境水体。而梯级筑池鱼养殖工艺产出的粪便、残留饲料虽然可定期排除,但存在排放不及时、排放不彻底、排放物污染环境的问题。现存鱼(含海水)养殖工艺产出的尾水是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是目前国家环境保护综合治理工程中重要的整治对象;
②无水温控制功能:各类鱼种的生长对养殖水体温度均有不同的要求,水体温度是决定养殖周期、饲料喂量和病害程度的重要条件,而现存工艺方案普遍无水体温度调整机构;
③无溶氧控制功能:水体溶氧含量是鱼生长的基本条件,而现存工艺一般用空气压缩型和机械打击型充氧机充氧,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池、塘养殖水体中溶氧含量及均匀度问题;
④无酸碱度控制功能:各类鱼种的生长对养殖水体酸碱度有着不同的要求,水体酸碱度是决定养殖周期、饲料喂量和病害程度的重要条件,而现存工艺方案一般采用喷洒石灰粉等简单方法调整,无完整、高效的水体酸碱度调整机构;
⑤养殖成本高:鱼粪便、残留饲料发酵、霉变致使水体环境恶化,是鱼病、死的主要原因,同时大量的防、治病药物又进一步恶化水体环境,恶性循环的结果必然导致鱼养殖周期增长、饲料喂养量增加、饲料成本和药物成本增加;
⑥无拌药机构:在养鱼过程中,将根据情况施加一定量的防病、制病药剂,而传统工艺将药剂加水稀释后直接抛洒在养殖水体表层,并慢慢与水体融合,未分散的高浓度药水对鱼十分有害,且效率低下。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活水养鱼系统,以提高粪废和尾水的回收利用率,环保且降低养殖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水养鱼系统,以提高粪废和尾水的回收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活水养鱼系统,包括:活水养鱼单元、粪废转化制肥单元、尾水环保治理单元,
所述活水养鱼单元包括池体及粪废清除机构,所述池体池底中部开挖有锥形料仓,所述锥形料仓下方对应水平开挖的地下通道的一端,所述地下通道另一端与设置在所述池体外侧的检查井连通;所述池体外侧设置有环形溢流槽,所述环形溢流槽外侧设有环形跑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乔静梅,未经乔静梅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657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