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920050387.X | 申请日: | 2019-0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9118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7-16 |
发明(设计)人: | 方程;沈华;王士豹;熊瑛;沈林;朱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榕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39 | 分类号: | G06F3/039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215316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部 触控板 下表面 弹性片 上表面 左键 笔记本 右键 支架 本实用新型 笔记本电脑 同一水平面 部分固定 操作成功 冲压折弯 卡接凸起 两侧设置 向下按压 向下运动 右键设置 松开 回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触控板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包括本体部和弹性片,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安装于本体部的上表面,本体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凸起;弹性片设置于本体部的前端,弹性片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弹性部,连接部部分固定于本体部的下表面,弹性部的上表面与本体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弹性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大于连接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弹性片通过冲压折弯形成,触控板的左键和右键设置于弹性部的上表面。向下按压左键或右键,弹性部向下运动,弹性部的下表面运动至连接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处为止,松开左键或右键时,弹性部的上弹量比较大,手指会有明显的回弹感,确定操作成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记本触控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一般设于机台的上盖前侧位置处,是利用手指的滑动操作来移动游标的输入装置。当使用者的手指接近触控板时会使电容量改变,触控板自身会检测出电容改变量,转换成坐标。触控板是借由电容感应来获知手指移动情况,可以提供手写输入功能。在安装时,一般通过粘合的方式将触控板贴合于铁件上,通过铁件安装于上盖前侧的缺口处。
但是现有的支架的弹性不足,尤其是对应于左键和右键的部分,在按压之后上弹时有的给人的弹性触感很低,不看显示器不知道是否操作成功。
因此,亟需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其具有很强的触感,能够确定左键或右键操作成功。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笔记本触控板支架,包括:
本体部,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安装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所述本体部的两侧设置有卡接凸起;
弹性片,其设置于所述本体部的前端,所述弹性片包括相互连接的连接部和弹性部,所述连接部部分固定于所述本体部的下表面,所述弹性部的上表面与所述本体部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弹性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大于所述连接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的高度,所述弹性片通过冲压折弯形成,所述触控板的左键和右键设置于所述弹性部的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通孔,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同轴线设置,且所述第二通孔的直径大于第一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卡接凸起卡接于笔记本电脑上盖前侧的缺口处,通过穿设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固定件固定于所述缺口处。
优选地,所述本体部上设置有多个第一窗口。
优选地,所述弹性片上设置有多个第二窗口,每个所述第二窗口一部分窗口区间位于所述弹性部,另一部分窗口区间位于所述连接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向下按压左键或右键时,弹性部会向下运动,弹性部的下表面运动至连接部的下表面所在的水平面处为止,由于有较大的运动量,松开左键或右键时,弹性部会上弹,上弹量比较大,手指会有明显的回弹感和触感确定左键或右键操作成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笔记本触控板支架的俯视图。
图中:1、本体部;11、卡接凸起;12、第一窗口;13、第二通孔;2、弹性片;21、弹性部;22、连接部;23、第二窗口;24、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榕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榕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005038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屏幕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旋转双面触摸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