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纤维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19471.5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1713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3-14 |
发明(设计)人: | 李林静;张莹莹;邓坤学;袁玉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L24/08 | 分类号: | A61L24/08;A61L24/00;C08B15/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格允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09 | 代理人: | 段娜娜 |
地址: | 510663 广东省广州市高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纤维 聚集体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纤维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纤维聚集体为具有如下性质的材料:包含多根直径为1μm‑20μm且长度为0.1mm‑1mm的纤维,纤维具有18%‑25%的羧基含量和20‑70的聚合度;和纤维聚集体粒径分布为50μm‑500μm。制备方法:在含有TEMPO试剂、溴化钠和纤维原料的反应体系中,加入次氯酸盐溶液,经反应后得到包含有氧化多糖纤维的反应产物的步骤;其中,反应在搅拌下进行;和所述次氯酸盐溶液按照每百克纤维原料1500‑2000mL/h的流速被加入至反应体系中;清洗;干燥;切割研磨;旋风分离;和灭菌。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吸水性能和凝血性能,可应用于组织渗血或者实质性脏器渗血领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纤维聚集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生物医用材料是近三十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高新技术材料,其中止血材料也随着交通意外、严重的烧烫伤以及重大灾害等事故的增多逐渐引起医学界的关注。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止血材料的研究取得了非常快的进展,各种新型止血材料不断出现,性能也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常用的局部止血材料有纤维蛋白胶、凝血酶粉、明胶海绵、胶原蛋白海绵、壳聚糖海绵、氧化纤维素、微纤维胶原、海藻酸纤维、沸石、氰基丙烯酸酯、植物多糖粉等。止血效果确切、使用方便、生物相容性好、能控制降解速率的生物医用止血材料成为人们关注和研究的主要对象。
常用的止血材料的形态包括多种形式,有粉状的,如凝血酶冻干粉、植物多糖粉、沸石粉、微纤维胶原粉;有溶液型,如氰基丙烯酸酯、壳聚糖溶液;有液体型,但在创面能形成凝胶或胶体,如纤维蛋白胶、戊二醛-白蛋白Bioglue;有膜状,如壳聚糖膜、聚乳酸膜;还有海绵状,如胶原蛋白海绵、明胶海绵、微纤维胶原海绵、纤维蛋白贴等。各种形态的止血材料各有其优点,也有各自的应用优势,主要根据创面类型和临床治疗方式进行选择。
现有技术中,粉状的止血材料主要是多糖微球或淀粉颗粒,通过超声波法、湿热法处理、微波法、机械法或酶穿孔等技术来实现材料表面的多微孔化,提升材料的比表面积和亲水性能,在伤口表面起分子筛的作用,通过吸附血液中的水分来提升凝血因子的浓度,加速凝血机制的发生,从而实现止血作用。但是目前的止血粉存在粘附性差,相对密实,制备工艺复杂等问题,而且需要提前准备,浪费不少抢救止血的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的纤维聚集体止血材料。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可吸收的纤维聚集体止血材料的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纤维聚集体,所述纤维聚集体为具有如下性质的材料:
包含多根直径为1μm-20μm,优选为8μm-20μm,进一步优选为8μm-15μm,且长度为0.1mm-1mm的纤维,纤维具有18%-25%的羧基含量和20-70的聚合度;和
纤维聚集体粒径分布为50μm-500μm,优选地粒径分布为75μm-355μm占85%以上。
优选地,
所述纤维聚集体的振实密度为0.3g/mL-1.0g/mL,优选为0.4g/mL-0.8g/mL。
优选地,
所述纤维聚集体的吸水率为500%-1500%,优选为900%-1500%。
优选地,
所述纤维聚集体具有30°以下的休止角。
优选地,
所述纤维聚集体是通过将天然纤维氧化改性、切割研磨而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迈普再生医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947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