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10129.9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31200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6 |
发明(设计)人: | 颜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L15/00 | 分类号: | B61L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118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停车 控制 方法 车载 控制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器,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空转换点速度和空气制动减速度;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其中,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停车第一阶段、停车第二阶段;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本发明提供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器,可以通过设置停车第一阶段,在电空转换点时,列车速度已经降低,从而当电空转换时,降低制动力不足导致对列车控车带来的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器。
背景技术
目前,城市轨道交通车辆采用的是电制动与空气制动结合的方式,当电制动失效或者低速电制动力能力不足时,必须依靠空气制动的精准实施才能够做到准确停车。电空转换具有非线性、时变和多因素干扰等特点,但它的实时性要求非常高,所以导致控制难度大,影响停车精度。且在实际控车过程中,遇到电空转换点时,会导致控车曲线震荡,也会影响停车精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和车载控制器。该列车停车控制方法通过设置停车第一阶段,在电空转换点时,列车速度已经降低,从而当电空转换时,降低制动力不足导致对列车控车带来的影响。
为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列车停车控制方法,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包括:获取电空转换点速度和空气制动减速度;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其中,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停车第一阶段、停车第二阶段;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
由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提出的列车停车控制方法,可以通过设置停车第一阶段,在电空转换点时,列车速度已经降低,从而当电空转换时,降低制动力不足导致对列车控车带来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根据空气制动减速度和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确定列车在空气制动减速度控制下时的滑行距离;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和所述滑行距离,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由此,该列车停车控制方法,通过设置滑行距离,来消除电空转换后对列车精准停车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获取刹车减速度;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其中,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停车第一阶段、停车第二阶段,包括:根据所述刹车减速度、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曲线,其中,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停车第一阶段、停车第二阶段和停车第三阶段;所述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包括: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和所述停车第三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通过设置停车第三阶段,防止列车至停车点时,车速未降至零,导致列车停车精准度的问题。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和所述停车第三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包括: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控制所述列车以第一减速度减速行驶,使所述列车速度降低至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根据所述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所述列车以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减速滑行;根据所述停车第三阶段,控制所述列车以所述刹车减速度减速行驶至停车。
在本发明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为空气阻力作用下的减速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载控制器,包括:获取模块,所述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空转换点速度和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空转换点速度和所述空气制动减速度,计算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其中,所述列车停车控制曲线包括停车第一阶段、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停车第一阶段、所述停车第二阶段,控制所述列车精准停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1012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