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原位制备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405672.X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3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何冬青;于平;王丽杰;王星月;王琦;张晓臣;崔向红;刘晓东;隋新;那宏状;王艳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C03C17/34 | 分类号: | C03C17/34;B01J23/66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松花江专利商标事务所 23109 | 代理人: | 杨立超 |
地址: | 150010 黑龙***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原位 制备 纳米 粒子 负载 zno 泡沫 方法 | ||
一种原位制备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方法,涉及光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制备方法。是要解决现有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的方法需要二次沉积步骤较繁琐,且银纳米粒子负载量及催化活性较差的问题。方法:一、制备醋酸锌‑乙醇溶液,即为种子液;二、将种子液均匀的涂敷在清洗后的FTO玻璃上,烘干,烧结,得到备有ZnO种子层的FTO玻璃;三、将备有ZnO种子层的FTO玻璃置于反应液中反应,冲洗,干燥;四、将干燥后样品烧结,即完成。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便于光催化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同时具有优良的催化降解性能。本发明用于制备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材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催化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有机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已成为世界性的难题。利用可持续能源——太阳能来降解有机污染物被认为是缓解环境压力的有效方法。在阳光的照射下,光催化剂可以将有机污染物降解为H2O和CO2,而不会产生额外的污染物。
氧化锌是一种重要的II-VI型半导体材料,由于其在光催化中的应用而受到广泛的关注,与其他金属氧化物半导体相比ZnO光敏性高,制作成本低,低毒,并具有良好的电子迁移能力,因此被广泛用作光催化剂来降解水中的污染物。目前ZnO的光催化活性受到两方面限制:(1)ZnO为宽带隙半导体,这使得其只在紫外光区有吸收,不利于太阳光的高效利用;(2)由于光生电子空穴对的快速重组导致ZnO的量子效率很低,这大大限制了ZnO的光催化活性。因此,通过对ZnO光催化剂的不断改进是研究者们一直努力的方向,通过金属或非金属掺杂、贵金属负载等手段,致力于在制备可见光下的ZnO基光催化剂。其中,贵金属修饰氧化锌的表面结构,是加速载流子分离、提高催化活性的最有效途径。
银纳米粒子是一种易获得的贵金属纳米材料,由于其在可见光区具有特殊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特性,被证明在收集化学反应所需的光子能量方面很有前景。目前现有的Ag负载技术里,二次光沉积法较为普遍。但这种方法需要二次沉积,步骤较繁琐;而且这种方法只能将Ag纳米粒子负载于材料表面,但不能进入光催化剂内部,这就限制了负载量及催化活性的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的方法需要二次沉积步骤较繁琐,且银纳米粒子负载量及催化活性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原位制备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方法。
本发明原位制备银纳米粒子负载ZnO纳米泡沫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一、制备种子液:
制备浓度为0.1~0.2mol/L的醋酸锌-乙醇溶液,即为种子液;
二、在FTO导电基底上制备ZnO种子层:
将步骤一得到的种子液均匀的涂敷在清洗后的FTO玻璃上,于80~85℃烘干,然后于空气气氛下用马弗炉在400~450℃下烧结30~40分钟,得到备有ZnO种子层的FTO玻璃;
三、Zn(OH)F纳米泡沫结构负载Ag纳米粒子的制备:
将备有ZnO种子层的FTO玻璃置于91~93℃的反应液中,反应4~6小时,之后将备有ZnO种子层的FTO玻璃取出,用去离子水反复冲洗,自然干燥,得到干燥后样品;
四、煅烧:
将干燥后样品用管式炉以1~10℃/min的升温速率在400℃~450℃下烧结30~60min,即完成。
进一步的,步骤一中制备种子液的具体方法为:用回流法在80~85℃下搅拌3~4h,制备浓度为0.1~0.2mol/L的醋酸锌-乙醇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未经黑龙江省科学院高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56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