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雾度一致性的智能装备及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3176.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76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6 |
发明(设计)人: | 翟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奥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 | 分类号: | G02F1/13;G01N21/01;G01N21/49 |
代理公司: | 南京正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43 | 代理人: | 李寰 |
地址: | 2250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自动 批量 测试 透明 液晶屏 一致性 智能 装备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雾度一致性的智能装备及检测方法,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内设置有流水线,所述流水线上设置有发光放置模具,待测透明液晶屏放置在发光放置模具且通过流水线带动进行移动,所述流水线一侧设置有测试相机,流水线另一侧设置有平行光源阵列,所述测试相机与平行光源阵列之间设置有待测透明液晶屏平移装置,待测透明液晶屏通过待测透明液晶屏平移装置移动至测试相机与平行光源阵列之间,所述测试相机旁设置有电脑。在生产透明液晶屏时,测试透明液晶屏的平行光穿透后散射效果,具有快速、自动、便宜的优点,能够做到流水线快速全检,提高检测效率,保证检测精度,并且提供细致的检测步骤,保证检测的准确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透明液晶屏生产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雾度一致性的智能装备及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2012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开的IEC/TC110工作组会议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制定《透明液晶显示光学测试方法》国际标准的提案,经过近两年的讨论,该提案于2014年11月在日本东京召开的IEC/TC110工作组会议上通过工作组表决,同意由中国国家委员会正式提出新工作项目申请。该提案对完善透明显示国际标准体系,推动我国透明显示产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提案中,雾度是指材料的内部或表面由于光漫射造成的云雾状或混浊的外观,是透明或半透明材料透明特性的重要参数,通常以漫射的光通量与透过材料的光通量之比的百分率表示。提案中通过搭建积分球进行透明显示屏雾度的测试,测试前应对仪器装置进行预热,并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完成测量,将光源发光及探测器系统灵敏度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产生的慢漂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降到最小。提案中的这种方法理论上严谨可靠,但是缺点十分明显,不仅对环境要求高,而且速度极慢,根本无法用于对于产品半成品的在线检测,现实中,这个雾度仪价格非常昂贵,动辄数十万元。
生产线上,在线检测需求是要求速度快,可以利用的特点是实际上可以通过前后的比较,避免太多的计算。如果存在一款智能设备,能够基于这种特点,那么可以实现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的平行光穿透后散射效果,价格也会大大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雾度一致性的智能装备及检测方法,在生产透明液晶屏时,测试透明液晶屏的平行光穿透后散射效果,具有快速、自动、便宜的优点,能够做到流水线快速全检。
本发明提供一种快速自动批量测试透明液晶屏雾度一致性的智能装备,包括暗室,所述暗室内设置有流水线,所述流水线上设置有发光放置模具,待测透明液晶屏放置在发光放置模具且通过流水线带动进行移动,所述流水线一侧设置有测试相机,流水线另一侧设置有平行光源阵列,所述测试相机与平行光源阵列之间设置有待测透明液晶屏平移装置,待测透明液晶屏通过待测透明液晶屏平移装置移动至测试相机与平行光源阵列之间,所述测试相机旁设置有电脑。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待测透明液晶屏平移装置包括定位相机、机械臂、气泵和气动执行器,所述定位相机设置在机械臂旁,所述气动执行器设置在机械臂的末端,用于夹取待测透明液晶屏,气泵为气动执行器提供动力。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测试相机旁设置有声光提示系统,通过声光提示系统对操作人员操作的情况,以及异常情况报警。
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声光提示系统上设置有急停开关,用于紧急停止整个系统。
暗室用于放置流水线、电脑、标签、平行光源阵列、发光放置模具、待测透明液晶屏、待测透明液晶屏移动装置、测试相机、声光提示系统、紧急按钮等部件,用于隔绝外部光线对测试的影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奥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奥汀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31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