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及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402823.6 | 申请日: | 2019-12-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2363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陈静;李宏伟;韩锋;陈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045 | 分类号: | E02D29/045;E02D17/08;H02G9/02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9 | 代理人: | 李蕊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地下 综合 施工 方法 | ||
1.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0、在选定综合管廊安装位置的两侧从地面上按照延伸方向打入支护套筒,在打入支护套筒后挖掘地下通道;
步骤200、在地下通道挖掘完成后以间隔法分区间、分阶段逐次拔出支护套筒,每拔出一根支护套筒立刻浇筑混凝土形成支护套柱,以每组支护套柱为基础建立支护结构;
步骤300、在形成的支护结构上铺设廊管下段,并以廊管下段作为通道铺设位于两侧的廊管中段,并以退步法安装廊管上段;
步骤400、对装配后的综合廊管进行二次密封性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00中,所述支护套柱的浇筑方法具体步骤为:
步骤201、在地下通道内对每个裸露出来的支护套筒包裹浇筑模板,再以间隔法分区间、分阶段逐次拔出支护套筒;
步骤202、在拔出每根支护套筒后先进行堵漏和植筋,再由地面进行浇筑,当浇筑至浇筑模板时在地下通道内进行振动夯实以形成支护肋;
步骤203、对应每个支护肋在地下通道的侧壁上以锚筋和注浆的形式形成固定支护肋的锚定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00中,综合管廊的铺设具体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301、由起始端在U型梁的中心段依次架设廊管下段,直至完成整个地下通道的廊管下段铺设形成临时通道;
步骤302、由起始端或者终止端在临时通道的基础上逐次架设位于两侧的廊管中段,且位于两侧同一个综合管廊单体的廊管中段先后铺设,再铺设前一个综合管廊单体的廊管上段,按照上述次序逐次完成整个廊管的铺设;
其中,在步骤301和步骤302中,在每完成一个廊管架设后将分体式的连接组件安装在对应的廊管上,确保每个连接组件在廊管组装完成后能形成一个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302中,退步法安装廊管上段的具体步骤为:
按照步骤301和步骤302首先完成前一个或多个综合管廊单体中廊管下段、廊管中段的架设;
再在后一个综合管廊单体的廊管下段上对前一个综合管廊单体中的廊管上段进行架设,并且在架设的过程中始终采用交替的方式铺设廊管中段和廊管上段。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对若干个综合管廊单体进行架设时,还包括对相邻综合管廊单体的初次密封性处理,具体步骤为:
校准连接组件,使得连接组件的分体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并且各个分体结构之间的间隙误差在可容纳设计范围内;
当每完成一个综合管廊单体的架设后,将密封组件放置在相邻综合管廊单体之间,并在架设综合管廊单体之后通过收缩连接组件对密封组件进行压缩以实现密封,并且在该密封结构的内外两侧均通过焊接和浇筑的方式进行密封。
6.一种装配式地下综合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工厂预制的综合管廊单体(1)和用于连接所述综合管廊单体(1)的连接组件(2)、以及用于支撑所述综合管廊单体(1)的支护结构(3),所述综合管廊单体(1)设置在廊基上;
所述综合管廊单体(1)包括由工厂预制的管廊上段(101)、管廊中段(102)和管廊下段(103),所述管廊上段(101)、管廊中段(102)和管廊下段(103)均通过现场装配而成,所述管廊上段(101)外壁上均设置有安装肋(104),所述管廊中段(102)的外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腔(4),在所述连接腔(4)的中心设置有用于与支护套柱套设连接的安装柱孔(401);
所述支护结构(3)包括位于顶部的对地下通道进行永久性支护的顶拱机构(5)和位于底部的刚性支撑梁(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建设集团基础设施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402823.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