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5810.0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652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李自锋;张骎;何海洋;胡瑾;徐万鹏;武长虹;孙继辉;冯昭君;杨梅;郅建国;赵建阳;门恩慧;王一帆;门聪慧;徐全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恒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6 | 代理人: | 郭文浩;尹文会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悬挂 式空铁 疏散 平台 系统 | ||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及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式空铁的疏散平台利用率低、工程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支撑装置、移动装置;承载平台装设于支撑装置;承载平台能够与悬挂式空铁对接,用于乘客上/下悬挂式列车;移动装置设置于支撑装置,移动装置与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匹配,支撑装置在移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本发明可移动的疏散平台不仅能够保证乘客安全性,还能提高疏散平台利用率,降低成本,缩短建筑工期;本发明结构简单,便于量化生产,同时还能应用于轨道检修、安全巡检,实用性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及系统。
背景技术
空铁列车属于城市快捷公交,属于悬挂式轨道交通运输系统。其轨道位于列车上方,由钢铁或水泥立柱支撑,列车被悬挂在轨道梁下行驶。它以电力牵引为动力,避免了废气污染;它比地铁造价低、比轻轨占地面积小,在建造和运营方面有许多突出的特点和优点。
由于列车车厢整体悬挂于空中轨道运行,已有的地下、地面或高架式轨道交通系统的紧急逃生和乘客安全疏散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空铁列车因突发情况导致的车辆故障无法继续行驶,为避免其故障所在位置无法靠近疏散平台所在位置,需要沿轨道梁长度方向设置与轨道梁等长的疏散平台,才能保证无论在何时、何地列车出现故障均能保证乘客在第一时间到达安全区域,但是此方法疏散平台的利用率太低,并且成本极高,工程量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悬挂式空铁的疏散平台利用率低、工程量大、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及系统,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一种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包括承载平台、支撑装置、移动装置;所述承载平台装设于所述支撑装置;所述承载平台能够与所述悬挂式空铁对接,用于乘客上/下悬挂式列车;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与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匹配,所述支撑装置在所述移动装置的驱动下可以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移动。
方案二:根据方案一,所述承载平台固设于所述支撑装置下端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支撑装置通过一体化连接或通过可拆卸连接件连接。
方案三:根据方案一,所述承载平台可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所述疏散平台设置有第一动力装置,所述承载平台在所述第一动力装置的驱动下能够沿所述支撑装置高度方向移动,所述承载平台与所述支撑装置之间为滑动连接或滚动连接。
方案四:根据方案一,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下部,与设置于轨道梁下部地面的轨道匹配;或者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的上端部和下端部之间,与装设于特定物悬空设置的轨道匹配;或者
所述移动装置设置于所述支撑装置上部,与装设于特定物悬空设置的轨道匹配或者装设于所述轨道梁的轨道匹配;或者
所述移动装置为两组,分别装设于所述支撑装置上部和下部,分别与对应的沿轨道梁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的轨道匹配;
所述特定物为立柱或轨道梁或轨道梁临侧建筑物。
方案五:根据方案一至四中任一方案所述的可移动的悬挂式空铁疏散平台,所述承载平台包括承载部和连接部,所述承载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装设于所述支撑装置。
方案六:根据方案五,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为固定连接,或者
所述承载部与所述连接部铰接,所述承载部能够绕其与所述连接部的铰接处旋转。
方案七:根据方案六,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所述第一结构装设于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二结构与所述第一结构活动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581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薄膜成品质量检测工艺
- 下一篇:薄膜成品质量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