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应急处理及后处理装置的电池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93604.6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19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30 |
发明(设计)人: | 饶中浩;庞晓文;霍宇涛;秦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12;H01M10/613;H01M10/625;H01M10/633;H01M10/6551;H01M10/6557;H01M10/6568;H01M10/659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周敏 |
地址: | 22111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应急 处理 装置 电池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应急处理及后处理装置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包壳体和电池,电池包壳体由上盖板、底座、前后两块防护侧板Ⅰ以及左右两块防护侧板Ⅱ相互连接构成,上盖板上安装有多个安全泄压阀,底座上平行设置多个迂回形微通道,迂回形微通道的内外两侧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发孔,蒸发孔上贴有脆性热融型材料,迂回形微通道的迂回部中固定有所述电池,电池通过电池固定装置与底座上的支撑架固定。本发明将微通道和功能性流体结合在一起,能够在保证电池包日常有效散热的基础上保证电池包的安全,在电池包受到撞击等损伤时及时处理内部高温、有毒气体、电池燃烧等事故,保证驾驶员和周边人员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应急处理及后处理装置的电池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在受到撞击、进水、过充等问题后发生燃烧的事件层出不穷,但是现有技术和装置在动力电池燃烧后始终不能有效的阻止汽车电池包燃烧和有毒有害气体的排放,如何在电池包受损后采用紧急手段对其进行处理,保证人员和财产的安全成为目前电池包设计亟待解决的问题。
动力电池由于其材质的特殊性和应用场景的特殊性,在电池包设计时需要进行密封处理,目前常见的电池包均为风冷或者液冷设计,在受到碰撞后热管理部件失效,不能有效的保证电池包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应急处理及后处理装置的电池系统,在保证电池包日常使用安全的前提下对电池包受损后进行应急处理。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具有应急处理及后处理装置的电池系统,包括电池包壳体和电池,所述电池包壳体为空心立方体结构,由上盖板、底座、前后两块防护侧板Ⅰ以及左右两块防护侧板Ⅱ相互连接构成,所述上盖板为多层结构,包括由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防护板Ⅰ、防护板夹层Ⅰ和导热板Ⅰ,所述上盖板上安装有多个安全泄压阀,所述防护侧板Ⅰ、所述防护侧板Ⅱ也均为多层结构,包括从外至内依次层叠布置的防护板Ⅱ、防护板夹层Ⅱ和导热板Ⅱ,所述防护板夹层Ⅰ和防护板夹层Ⅱ均为蜂巢式结构,所述防护板夹层Ⅰ和防护板夹层Ⅱ的内部设置有粉末阻燃剂和/或有毒气体吸附剂,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多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垂直设置于底板上且间隔均匀平行排列分布,每个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分别开设有螺杆孔Ⅰ,
所述支撑架左右纵向设有六排,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每三排为一组,每组平行设置两个迂回形微通道,所述迂回形微通道内部通入循环冷却液,所述迂回形微通道的内外两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蒸发孔,所述蒸发孔上贴有脆性热融型材料,所述迂回形微通道的迂回部中固定有所述电池,所述电池通过电池固定装置与所述支撑架固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脆性热融型材料在一定的高温下能够迅速融化同时在受到撞击后会碎裂,能够及时导出微通道内部冷却液受热后的气体,该材料满足以下公式,其中
△
△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池固定装置包括位于所述电池两侧的导热板Ⅲ、矩形固定条和螺杆,所述固定条设置在其中一块所述导热板Ⅲ内侧,所述电池嵌入所述固定条内,所述导热板Ⅲ的四角分别开设有螺杆孔Ⅱ,所述螺杆依次穿过螺杆孔Ⅰ、螺杆孔Ⅱ并通过两侧布置的螺母固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360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曝气生物滤池的复合型生物滤料
- 下一篇:一种塑钢型材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