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针菇菌抗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90939.2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3918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2 |
发明(设计)人: | 贾彩凤;袁志怡;董建华;秦璐婕;潘建泽;李超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奕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4 | 分类号: | C12N1/14;C12P19/04;C12N1/04;C08B37/00;A23B4/08;A23B4/20;A23L3/3562;A23L3/37;A01N1/02;C12R1/645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针菇 菌抗冻 多糖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针菇抗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为:通过液体发酵得到金针菇菌丝体,后将菌丝体进行低温冷诱导,干燥后得到金针菇菌丝体粉末。菌丝体干粉按一定料液比在沸水浴中提取,重复多次。离心得到的沉淀用一定料液比的2%氢氧化钠沸水浴提取,重复多次。离心得到的沉淀用一定料液比的25%氢氧化钠沸水浴提取2h,重复多次。离心后的上清用盐酸中和,透析过夜得到所述金针菇抗冻多糖。该抗冻多糖的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其主要由木糖和甘露糖组成,还含有葡萄糖以及少量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等。将抗冻多糖应用于鸡肉制品的冷冻保存,能够明显降低冻藏期间肉制品的出液量,有效解决肉制品在冻融过程中品质下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抗冻多糖相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经冷诱导产生的金针菇抗冻多糖及其制备和应用。
背景技术
冷冻是一种常见的保藏方法,冷冻保藏可以使产品的大部分水分被冻结,酶活性和微生物生长几乎完全受到抑制,从而达到长期保藏的效果。然而在冷冻过程中,由于温度的波动,使得产品内出现重结晶现象,即小冰晶不断生长变大,形成的大冰晶严重破坏细胞和组织结构,导致产品品质下降。
抗冻多糖,是一类附着在冰晶体表面而抑制冰晶的生长和重结晶的多糖,具有减少细胞损伤及保持产品原有组织结构、质地和品质的特点,因此成为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常用的抗冻保护剂海藻糖相比,抗冻多糖的抗冻活性明显高于海藻糖。但有关耐低温真菌金针菇抗冻多糖的研究报道较少,未见国内对抗冻多糖的报道,有广阔的研发和市场前景。
海藻糖为目前常用的糖类抗冻保护剂,但其在食品中的添加量高达10%,不仅增加成本,而且会改变产品的营养结构。因此,寻找、制备高抗冻活性的抗冻产品,降低其在产品中的添加量,是本发明所要解决和克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金针菇抗冻多糖及其制备方法,该金针菇抗冻多糖是由金针菇菌丝体经发酵并冷诱导产生的。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具有高抗冻活性的金针菇抗冻多糖,可用来解决冻融过程中,由于重结晶现象而导致的细胞受损造成的营养物质流失,以及蛋白变性、淀粉老化等问题,从而提升冻存过程中的产品品质。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针菇抗冻多糖的制备方法,将冷诱导处理后的金针菇菌丝体,经冷冻干燥,研磨成粉末,然后在沸水浴中提取;离心去除上清液后,所得沉淀溶于0.5%~5%氢氧化钠中提取;离心去除上清液后,所得沉淀溶于10%~30%氢氧化钠中提取;将离心后获得的上清液用盐酸中和,透析过夜,得到所述金针菇抗冻多糖。
本发明中,通过对液体发酵法制备的金针菇菌丝体进行冷诱导(低温诱导),以使菌丝体中产生抗冻多糖,通过碱提法进一步得到高抗冻活性的多糖。
通过本发明制备得到的产物,即金针菇抗冻多糖,为碱提法得到的多糖,主要的单糖组分为木糖和甘露糖,还含有葡萄糖以及少量的阿拉伯糖和半乳糖;该多糖具有耐高温的特性,在冰晶的生成过程中具有高的修饰冰晶生长的重结晶抑制活性。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金针菇抗冻多糖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对金针菇菌丝体进行冷诱导;
(2)将步骤(1)冷诱导处理后的金针菇菌丝体过滤,水洗,后冷冻干燥;
(3)将步骤(2)冷冻干燥后的金针菇菌丝体研磨成粉末,然后在100℃沸水浴中提取,离心去除上清液后,得到沉淀;
其中,所述粉末与沸水的质量/体积比为1:(20~40)(W/V);
(4)将步骤(3)得到的沉淀溶于质量百分比0.5%~5%强碱性溶液进行提取,离心去除上清液后,得到沉淀;其中,所述步骤(3)得到的沉淀与氢氧化钠的质量/体积比为1:(20~40)(W/V);其中,所述强碱性溶液选自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等中的一种或几种;优选为氢氧化钠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奕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奕农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9093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