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聚肌胞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87699.0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66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29 |
发明(设计)人: | 史凌洋;任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H21/02 | 分类号: | C07H21/02;C07H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张娟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温江***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聚肌胞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的聚肌胞注射液的生产方法,属于聚肌胞生产工艺领域。本发明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分别溶解于pH值为7.0‑7.2的缓冲液,得溶液A和溶液B,分别测定其在248nm下光吸收值,溶液A的光吸收值∶溶液B的光吸收值的比值应为1.55‑1.65,若不在此范围,则调整溶液中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的含量,直到前述比值为1.55‑1.65;2)混合溶液A和溶液B,30分钟后,取电泳检测混合物分子量,应为1000‑1500bp,若不在此范围,则补加多聚肌苷酸或多聚胞苷酸,调整分子量到1000‑1500bp;3)在30‑35℃下保温40‑60分钟,间隙搅拌;4)过滤除菌,不再使用加热的方式进行灭菌。本发明能提高聚肌胞的合成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肌胞生产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聚肌胞(PolVI:C)是一种人工合成的双链核糖核酸,是一种干扰素诱导剂,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
聚肌胞可由多聚肌苷酸(PI)和多聚胞苷酸(PC)通过化学反应络合链接而成,这也是目前聚肌胞工业生产工艺的原理。
传统聚肌胞的制备工艺的主要步骤包括:(1)分别配制PI和PC溶液,测定其在248nm下的光吸收值,当PI和PC溶液光吸收值的比值在1.55-1.65时,混合PI和PC溶液;(2)将PI和PC混合溶液置于pH7.0-7.2、温度40-45℃环境下反应30min,期间间隙性搅拌;(3)定容;(4)过滤除菌,再100℃高温灭菌30min。
传统工艺合成的聚肌胞效率较低,导致产品的实际聚肌胞含量与标示量存在较大差别,影响药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聚肌胞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制备聚肌胞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分别溶解于pH值为7.0-7.2的缓冲液,得溶液A和溶液B,分别测定其在248nm下光吸收值,溶液A的光吸收值:溶液B的光吸收值的比值应为1.55-1.65,若不在此范围,则调整溶液中多聚肌苷酸和多聚胞苷酸的含量,直到前述比值为1.55-1.65;
2)混合溶液A和溶液B,30分钟后,检测(优选的,为电泳检测)混合物分子量,应为1000-1500bp,若不在此范围,则补加多聚肌苷酸或多聚胞苷酸,调整分子量到1000-1500bp;
3)在30-35℃下保温40-60分钟,间隙搅拌;
4)过滤除菌。
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缓冲液是磷酸盐缓冲液。
更进一步地,步骤1)所述缓冲液的缓冲盐是磷酸二氢钾和磷酸氢二钾。
如前述的方法,步骤1)中每L缓冲液溶解0.50~0.55g多聚肌苷酸或0.45~0.50g多聚胞苷酸。
进一步地,步骤1)中每L缓冲液溶解0.52g多聚肌苷酸或0.48g多聚胞苷酸。
进一步地,步骤3)结束后需调整混合溶液pH值在7.0-7.5范围,加水定容。
进一步地,步骤3)持续50min。
进一步地,步骤2)与3)之间还需要加入抗生素。
进一步地,抗生素为单硫酸卡那霉素。
进一步地,步骤4)中过滤除菌是使用0.22μm的滤器过滤2次。
发明人在实际生产实践中发现,传统的聚肌胞生产方法得到的聚肌胞含量不够高,原因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海通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69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