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心音监测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7093.7 | 申请日: | 2019-12-3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671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曾玮;袁健;陈阳;王清辉;王颖;刘凤琳;袁成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主分类号: | A61B7/02 | 分类号: | A61B7/02;G06K9/00;G08B21/2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中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5 | 代理人: | 赖丽娟 |
地址: | 364012***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穿戴 心音 监测 设备 | ||
1.一种可穿戴式心音监测设备,所述心音监测设备包括单导联心音装置(1)和穿戴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导联心音装置(1)用于贴设在心脏位置,所述穿戴装置(2)用于佩戴在患者腕部,所述单导联心音装置(1)采集心音信号,并将心音信号发送到云端,所述云端进行分析将该分析结果发送回穿戴装置(2),通过穿戴装置(2)上的显示屏显示判断结果、提示灯闪烁、喇叭发出提示音和震动头震动方式告知心脏病患者,提醒其心脏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心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导联心音装置(1)包括连接板(1.1)、贴片(1.2)、电源(1.3)、MCU(1.4)、蓝牙(1.5)、无线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1.6),所述连接板(1.1)呈三角形,在顶点处设置有贴片(1.2),所述连接板(1.1)的下侧面上设置电极,连接板(1.1)内设置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置有电源(1.3)、MCU(1.4)、蓝牙(1.5)、无线通讯模块和无线充电模块(1.6),所述电源(1.3)用于向MCU(1.4)、蓝牙(1.5)、电极和无线通讯模块供电,所述MCU(1.4)接收电极的测量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将测量信号发送到云端,所述蓝牙(1.5)将云端返回的分析结果发送到穿戴装置(2)上,所述电源(1.3)与无线充电模块(1.6)的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心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穿戴装置(2)具有外壳(2.1),所述外壳(2.1)上设置第一显示屏(2.2)和第二显示屏(2.3),在显示屏的周围设置提示灯(2.4),在提示灯(2.4)的外侧设置有各提示灯(2.4)对应的按钮(2.5),外壳(2.1)的侧面设置旋钮(2.6),在与旋钮(2.6)相对的外壳(2.1)的另一侧上设置喇叭(2.7),所述外壳(2.1)的背面设置震动头(2.8),所述第一显示屏(2.2)用于显示心脏的状态,所述第二显示屏(2.3)用于提示、确认服用药物的信息,所述旋钮(2.6)用于调节喇叭(2.7)的提示音的大小。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穿戴式心音监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导联心音装置(1)获取心音信号后发送到MCU,MCU进行如下处理/具有如下功能:
步骤一,通过内部自带的MCU,利用可调Q小波变换函数对其去噪重构;
步骤二,对去噪重构后的心音信号采集信号能量最集中的子带信号,进行变分模态分解,将心音信号分解为本征模态分量,并且提取包含大部分心音信号能量的前四个本征模态分量将其作为主要的本征模态分量;
步骤三,对这四个主要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相空间重构,其中保留有与心音系统动态相关联的属性,对这四个主要的本征模态分量进行相空间重构后计算欧几里德距离ED,用于推导特征,所述特征证明了心脏不同的工作状态之间的差异,所述不同的工作状态包括:正常工作状态与六类异常工作状态,所述六类异常工作状态包括: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
步骤四,将推导得到的特征信号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发送到云端,作为云端径向基神经网络的输入信号,并利用神经网络构建一组动态估计器,计算输入信号与云端存储的数据库中心音信号模式之间的差异,所述心音信号模式包括了正常工作状态与六类异常工作状态,所述六类异常工作状态包括: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狭窄、房间隔缺损,
若输入信号与模式库中的六类异常工作状态的心音信号中的其中一种信号差异最小,则该输入信号判断为异常心音信号;若输入信号与模式库中的正常工作状态的心音信号差异最小,则该输入信号判断为正常的心音信号;
步骤五,对于判断为某种心脏异常工作状态的心音信号,云端将该判断结果发送回穿戴装置(2),通过显示屏显示判断结果、提示灯闪烁、喇叭发出提示音和震动头震动等多种方式告知心脏病患者,提醒其心脏的状态并及时服用药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709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铸造型壳脱蜡方法及其装置
- 下一篇:一种癫痫电极植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