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84701.9 | 申请日: | 2019-12-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174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8 |
发明(设计)人: | 朱忠敏;刘莉春;郭明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D175/04 | 分类号: | C09D175/04;C09D175/02;C09D7/65;C08G18/6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顾艳哲 |
地址: | 201807 上海市嘉***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固含高耐候 清漆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的A组份和B组份的质量比为2~4:1,所述的A组份包括质量百分比60%~75%丙烯酸树脂,5%~15%聚脲树脂,20%~30%溶剂,4%~7%助剂,所述的B组份包括质量百分比60%~75%聚异氰酸酯固化剂,25%~40%溶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保证清漆性能的同时,降低施工的VOC。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涂料行业,具体涉及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清漆作为涂装的最外层,除了既要满足基本的防护性能,还需要满足高装饰性,所以对清漆的要求格外的高。近年来,随着环保要求日益严格,各地相继出台限制VOC排放法规,新版国标24409即将出台,对涂料中有害物质限量做出了明确规定。
溶剂型涂料在施工和固化过程中,溶剂全部挥发到空气中,对环境造成污染,对人身健康造成损害。因此,目前溶剂型涂料都在向高固含方向发展。在正常施工下,通常施工固含能达到50%-60%,但在这种固含下施工,漆膜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弊病,特别是目前为了达到高固低粘的特点,多数丙烯酸树脂采用高羟值、超支化机构,如CN 104927524 A中采用的超支化球形高羟树脂,CN 105860722 A中采用了超支化高羟值聚酯树脂等,而过多的羟基增加了漆膜的极性,超支化结构不利于涂料的耐候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及其制备方法,同时具备VOC排放低和高耐候性。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包括A组份和B组份,所述的A组份和B组份的质量比为2~4:1,其中,所述的A组份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配方:60%~75%丙烯酸树脂,5%~15%聚脲树脂,20%~30%溶剂,4%~7%助剂;所述的B组份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配方量:60%~75%聚异氰酸酯固化剂,25%~40%溶剂。
优选地,所述的丙烯酸树脂为市售的纽佩斯的Nuplex1910或苏州湛新AA4275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所用树脂分子量在10000左右,侧链引入叔碳基团,减少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树脂具有高固低粘特性,能够在控制在合适的喷涂粘度时具有低的VOC量,并且树脂羟值为4.2,交联密度高,在同类树脂中具有较好的耐候性。
优选地,所述的聚脲树脂为拜耳NH 2885或NH 2886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聚脲树脂因分子量小交联密度高固含高的特点,因此聚脲涂料具有低VOC、高耐候的特点。但通常聚脲涂料有漆膜外观不佳,适用时间短的缺陷。通过在聚脲树脂的N原子上引入空间位阻基团,降低了与固化剂的反应速度,适用时间增加。
优选地,所述的A组分和B组分中的溶剂相同或不同,分别独立的选自醋酸丁酯、甲基戊基、二价酸酯、丙二酸二醋酸酯或丙二醇甲醚乙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优选地,所述的助剂包括催化剂、流平剂或耐紫外线助剂中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的催化剂为美国气体化工产品有限公司的T12,所述的流平剂为市售的比克化学BYK 358或BYK331,所述的耐紫外线助剂为市售的巴斯夫的CIBA 384-2或CIBA 123。所述的助剂为催化剂、流平剂与耐紫外线助剂按质量比2:(1~2):(0.5~1)混合的混合物。
优选地,所述的聚异氰酸酯固化剂为市售的科思创Desmodur 3790,该聚异氰酸酯具有优异的耐候性,耐化学品性等特点,异氰酸根为缺电子基团,能和有孤电子对的路易斯碱反应,如羟基和胺基。组分A中的其他组分无这类基团。
一种高固含高耐候清漆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东来涂料技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70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