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内孔清洗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1384484.3 | 申请日: | 2019-12-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7480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19 |
| 发明(设计)人: | 王潺;金天义;王强;刘军汉;车驰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C25/00 | 分类号: | G01C25/00;C23G1/08;C23G3/00;B24B5/48;B24B23/02 |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谢洋 |
| 地址: | 430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陀螺 体内 清洗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内孔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内孔打磨:用配备有微型电磨机的软性磨头蘸取氧化铁抛光液,将磨头伸入腔体各内孔中打磨;2)水洗:用去离子水冲洗打磨后的腔体各内孔;3)酸洗:将腔体转移至酸液中,进行酸洗;4)水洗:先用去离子水冲洗腔体,再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腔体;5)干燥:利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干腔体。本发明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法清洗腔体内孔,去污速度快,去污效果好,且不磨损腔体内孔表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元件的清洗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内孔的清洗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陀螺作为一种精密的导航器件,在导弹、航天航空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其核心部件是一个具有多个内孔,结构复杂的玻璃光学元件——腔体。腔体表面及内孔的清洁程度与激光陀螺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密切相关。由于腔体的加工过程复杂,周期长,加工过程中内孔不可避免地残留有抛光粉、水印子等污染物,这些污染物长时间通过物理吸附甚至化学吸附干结在内壁上,使腔体内孔清洗难度大。传统清洗工艺中,超声清洗因腔体结构复杂,作用在内孔的空化效果大为减弱,清洗效果不佳;化学清洗方法中,因污染物成分复杂,且以氧化铈为主的抛光粉难以溶解于一般的清洗剂,需采用多种清洗液,包括有机溶剂清洗液反复清洗,工艺复杂,耗时长;采用普通擦拭的办法虽然较为有效,但效率较低,需要较高的人力成本,也易残留部分污染物。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高效、简便、清洁效果好的激光陀螺腔体内孔清洗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了一种激光陀螺腔体内孔清洗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内孔打磨:用配备有微型电磨机的软性磨头蘸取氧化铁抛光液,将磨头伸入腔体各内孔中打磨;
2)水洗:用去离子水冲洗打磨后的腔体各内孔;
3)酸洗:将腔体转移至酸液中进行酸洗;
4)水洗:先用去离子水冲洗腔体内孔,再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腔体;
5)干燥:利用氮气或压缩空气吹干腔体。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软性磨头可以是羊毛磨头或布磨头或尼龙磨头中的一种,优选羊毛磨头,所述羊毛磨头直径比待清洗的内孔小0.2~1mm。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氧化铁抛光粉为500~3000目。
进一步,所述氧化铁抛光液由氧化铁抛光粉和去离子水组成。
进一步,所述氧化铁抛光液中氧化铁质量分数为5%~50%。
进一步,步骤1)中所述微型电磨机转速为500~1000rpm,每个内孔打磨时间为1~5min。
进一步,步骤3)中所述的酸液,需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能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水溶性铁盐,二是不能和腔体材料微晶玻璃反应。鉴于这两个条件,可采用除HF外的强酸。
进一步,所述酸优选盐酸或硫酸或稀硝酸中的一种。
进一步,所述盐酸溶液或硫酸溶液或稀硝酸溶液中酸的体积百分比为10%~50%。
进一步,所述酸洗温度为80~90℃,酸洗时间为5~15min。
进一步,步骤4)中所述的超声清洗工艺为在去离子水中超声清洗腔体1~3次,每次3~15min,超声频率为40-60kHz。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机械打磨和化学清洗相结合的方法清洗腔体内孔,去污速度快,去污效果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未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七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844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