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桑叶超微粉的加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79605.5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16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培源;徐玉刚;徐静;许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39 | 分类号: | A23L2/39;A23L5/10;A23L2/70;B07B1/28;B07B1/42;B07B1/46 |
代理公司: | 合肥正则元起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60 | 代理人: | 韩立峰 |
地址: | 242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桑叶 超微粉 加工 工艺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桑叶超微粉的加工工艺,具体加工过程如下:将小片状的桑叶杀青,然后送入‑18℃冷冻间急冻3‑5小时,冻结后,进入真空冷冻仓,经过12‑18小时冻干,控制全程冻干温度50℃以下,桑叶水分8%以下即可以出仓;将冻干后的桑叶加入进入普通粉碎机进行初粉碎和超微粉碎,将桑叶超微粉进入粉体灭菌机系统进行UHT灭菌;将灭菌后的桑叶超微粉通过高效筛分装置进行筛分,然后再包装,装箱、贴标。本发明在桑叶鲜叶杀青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脱水,脱水全过程处于绝氧低温过程,桑叶基本不变色,香气不损失,滋味保持鲜爽,与现有的热风高温烘干脱水相比较,产品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桑叶加工领域,涉及一种桑叶超微粉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桑叶是桑树的树叶。桑叶营养价值很高,自古以来,有“人参热补,桑叶清补”之美誉。桑叶富含人体17种氨基酸,粗蛋白,粗脂肪,是国家卫生部确认的“药食同源”植物,被国际食品卫生组织列入“人类21世纪十大保健食品之一”,成为人类绿色新食品源。
目前,桑叶的制备过程主要是桑叶鲜叶脱水干燥后,超微粉碎成为超微粉,作为饮料冲饮和食品饮料原料使用,其目前的加工工艺为:桑叶鲜叶→清洗→切片→高温热风烘干脱水→超微粉碎→筛分→包装→辐照灭菌→贴标→成品,但是,现在的产品加工技术存在下列缺陷:桑叶鲜叶脱水中采用高温烘干脱水,对于产品的色香味破坏较大,色泽会变黄褐,香气损失,滋味失去鲜爽;并且高温热风烘干中,有效成分损失严重;同时灭菌采用辐照灭菌,灭菌后产品有辐照残留,产品有安全隐患,部分消费者不接受辐照灭菌的食品;而且,有的国家严格限制辐照灭菌后的食品进口。以上原因,这严重限制了使用辐照灭菌的桑叶的市场销售规模。
在加工过程中使用筛分装置对粉碎后的桑叶进行筛分,现有的筛分装置通常是通过电机振动实现筛分,筛分效率低,并且筛框安装取出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桑叶超微粉的加工工艺,桑叶鲜叶杀青后,通过真空冷冻干燥脱水,脱水全过程处于绝氧低温过程,桑叶基本不变色,香气不损失,滋味保持鲜爽,与现有的热风高温烘干脱水相比较,产品品质得到较大提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桑叶超微粉的加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加工过程如下:
第一步,将小片状的桑叶杀青,然后送入-18℃冷冻间急冻3-5小时,冻结后,进入真空冷冻仓,经过12-18小时冻干,控制全程冻干温度50℃以下,桑叶水分8%以下即可以出仓;
第二步,将冻干后的桑叶加入进入普通粉碎机进行初粉碎,得到细度为40-120目的粗粉;
第三步,将初粉碎后的粗粉送入超微粉碎机组,进行超微粉碎,得到300-500目细粉产品;
第四步,将桑叶超微粉进入粉体灭菌机系统进行UHT灭菌;
第五步,将灭菌后的桑叶超微粉通过高效筛分装置进行筛分,然后再包装,装箱、贴标;
其中高效筛分装置包括支撑框架,支撑框架的顶端中部安装有传动轴,传动轴中部安装固定有偏心振动座和振动加强组件,同时传动轴的顶部安装有夹紧固定机构,夹紧固定机构上夹紧安装有接料框,同时接料框的顶部套设安装有筛框;
偏心振动座包括套设固定在传动轴上的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表面两侧分别安装有转动轴,两个转动轴的两端均安装有偏心轮,同时两个转动轴的一端分别与减速小马达的动力输出端相连接。
进一步地,传动轴安装在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的中心处。
进一步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底板,支撑底板的表面通过四角的支撑柱安装有支撑顶板,支撑底板和支撑顶板左右两侧之间安装有固定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未经宣城市合力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96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稀土改性三元乙丙橡胶颗粒
- 下一篇:分离式光学减振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