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8847.2 | 申请日: | 2019-12-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712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3 |
发明(设计)人: | 陈祖顺;涂智文;任志望;易新炳;张月英;徐勇;刘凤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H11/10 | 分类号: | B61H11/10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齐晨洁 |
地址: | 430212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铁路 制动 控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包括控制阀阀体,控制阀阀体内设有排气阀室、通过集尘器与列车管主管连通的充气阀室及可与充气阀室单向连通的单向阀室,充气阀室内设有充气阀活塞,排气阀室内设有排气阀座及排气阀活塞,排气阀活塞分别滑动密封于排气阀座及控制阀阀体上,排气阀活塞将排气阀室分隔形成排气上腔、排气外腔及排气下腔,控制阀阀体上设有与排气下腔连通的排气口及与排气上腔连通的呼吸孔,充气阀室与排气外腔连通。本发明提供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可实现驻车制动器的自动充、排气,以避免因空气制动系统漏泄、人力制动未解除等不确定因素而造成的驻车制动力不足、车轮擦伤等事故,提高了车辆运用的安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动阀,尤其涉及一种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
背景技术
铁路货车运输基本过程为:装货-编组-运输-卸货,在整个基本运输过程中装货和卸货是不可缺少的,且一般作业时间很长,而上述过程中车辆是在无牵引机车的情况下完成的。为了保证驻车的安全性,目前铁路货车驻车制动一般采用空气制动和手制动。
货车空气制动缸由于其结构的限制,其标准规定在常温环境下,制动缸压力2分钟下降量不大于2千帕,可见其漏泄是不可避免的,因此无法保证长期驻车制动的可靠性。
传统的手制动是采用人力制动,其制动力的大小受到人为因素的影响,因而也易造成制动力的不足;且为了便于观察,手制动机一般安装的位置较高,存在一定的人身安全隐患;同时,在列检作业时,由于列车编组长、作业时间短,时常发生手制动机未缓解的现象,这也易导致车轮擦伤。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可与现有铁路货车空气制动系统配套使用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旨在利用控制阀独立自动控制驻车制动器的充风和排气。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包括控制阀阀体,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阀阀体内设有排气阀室、通过集尘器与列车管主管连通的充气阀室及可与充气阀室单向连通的单向阀室,充气阀室内设有充气阀活塞,单向阀室内设有单向阀活塞,排气阀室内设有排气阀座及排气阀活塞,排气阀座的下端由排气阀活塞的上端伸入排气阀活塞中,排气阀活塞分别滑动密封于排气阀座及控制阀阀体上,排气阀活塞将排气阀室分隔形成排气上腔、排气外腔及排气下腔,控制阀阀体上设有与排气下腔连通的排气口及与排气上腔连通的呼吸孔,充气阀室与排气外腔连通;
其中,当列车管主管内压力上升并达到阈值时排气阀活塞上行并封堵排气阀座上内部通道的下端,此后充气阀活塞下行并打开充气阀室,单向阀活塞上行并打开单向阀室,充气阀室可依次经单向阀室及排气阀座上内部通道与驻车制动缸连通;当列车管主管内压力下降并达到阈值时单向阀活塞、充气阀活塞及排气阀活塞依次复位,驻车制动缸可依次经排气阀座上内部通道、排气阀活塞上内部通道及排气下腔与排气口连通。
上述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阀还包括排气阀弹簧,排气阀弹簧设于排气上腔内,且排气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排气阀座上,排气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排气阀活塞上。
上述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阀还包括排气阀密封垫,排气阀密封垫设于排气阀活塞的上端,且当列车管主管内压力上升并达到阈值时排气阀活塞上行并使排气阀密封垫抵接密封于排气阀座上内部通道的下端。
上述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阀还包括单向阀座及单向阀弹簧,单向阀座及单向阀弹簧均设于单向阀室内,单向阀弹簧的一端抵接于控制阀阀体上,单向阀弹簧的另一端抵接于单向阀活塞上,单向阀活塞可在单向阀弹簧的作用下下行复位并抵接密封于单向阀座上。
上述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控制阀还包括单向阀密封圈,单向阀密封圈设于单向阀座上,且单向阀活塞可在单向阀弹簧的作用下下行并抵接于单向阀密封圈上。
上述的铁路驻车制动控制阀,还具有这样的特征,单向阀活塞滑动密封于控制阀阀体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88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酸强韧高抗磨铸球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变速器压缩弹簧抛丸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