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721.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6391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20 |
发明(设计)人: | 董家波;王飞;郑志强;王海燕;宋勃震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8/04225 | 分类号: | H01M8/04225;H01M8/04302;H01M8/04537;H01M8/04858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赵晓荣 |
地址: | 261061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燃料电池 控制 方法 装置 | ||
1.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在用电设备启动后,获取动力电池第一时刻的剩余电量;
比较所述剩余电量和第一电量阈值的大小;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是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特性确定的;
当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时,选择小于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所述理论充电功率是根据所述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确定的;所述功率点是预先存储在控制系统中的;
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时,选择大于所述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理论充电功率是根据以下方法得到的,该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功率消耗曲线,所述功率消耗曲线是通过记录所述用电设备启动后的瞬时功率得到的;
根据所述功率消耗曲线计算第一平均功率;所述第一平均功率为用电设备启动后,所述用电设备消耗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功率确定理论充电功率。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功率确定理论充电功率还包括:
根据所述功率消耗曲线计算第二平均功率;所述第二平均功率为第一时刻前的第一时间长度内,所述用电设备消耗的平均功率;
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功率和第二平均功率计算理论充电功率。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择小于所述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包括:
获取包括多个功率点的功率效率分布图,所述功率效率分布图是预先对燃料电池进行测试得到的;
从所述功率效率分布图中选择小于且最邻近所述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获取动力电池第一时刻的剩余电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剩余电量和第二电量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时,使用最大理论充电功率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所述最大理论充电功率是根据电池本身的特性确定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二电量阈值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比较所述剩余电量和第三电量阈值的大小;
当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三电量阈值时,使用最小理论充电功率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所述最小理论充电功率根据动力电池本身的特性确定的。
7.一种燃料电池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用电设备启动后,获取动力电池第一时刻的剩余电量;
比较模块,用于比较所述剩余电量和第一电量阈值的大小;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是根据所述动力电池的特性确定的;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剩余电量大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时,选择小于所述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理论充电功率是根据所述用电设备消耗的功率确定的;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当所述剩余电量小于所述第一电量阈值时,选择大于所述理论充电功率的功率点作为燃料电池的输出功率,以便控制燃料电池进行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用电设备的功率消耗曲线,所述功率消耗曲线是通过记录所述用电设备启动后的瞬时功率得到的;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消耗曲线计算第一平均功率;所述第一平均功率为用电设备启动后,所述用电设备消耗的平均功率;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功率确定理论充电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还包括: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功率消耗曲线计算第二平均功率;所述第二平均功率为第一时刻前的第一时间长度内,用电设备消耗的平均功率;
理论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平均功率和第二平均功率计算理论充电功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72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氨纤维抗菌混纺面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氦风筝吊网、吊弹防空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