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在制备成水稻抗病剂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70577.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8274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胡洪涛;张舒;夏贤格;姚经武;曹春霞;朱志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01N63/22;A01P3/00;C12R1/07 |
代理公司: | 武汉宇晨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2001 | 代理人: | 龚莹莹 |
地址: | 430064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贝莱斯芽胞 杆菌 及其 制备 水稻 抗病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在制备成水稻抗病剂中的应用。该制剂具有诱导水稻秧苗免疫反应,且该菌能在水稻根或叶面组织定殖占居生态位,从而较好的抵御病原菌入侵;该生物菌剂可与种子一起拌匀、播种,也可采用叶面喷雾方式进行施用,预防水稻纹枯病和稻瘟病,并显著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用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株贝莱斯芽胞杆菌及其在制备成水稻抗病剂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水稻是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而水稻病害包括纹枯病、稻瘟病、恶苗病等是水稻主要病害,这些病害在全国各稻区生产中普遍发生,可导致水稻根、茎或叶染病坏死,轻者秧苗发育停滞,重者死亡,由于秧苗发育不良,导致机械插秧困难,容易发生漂秧、死秧或者缓苗迟缓等现象,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生产中,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例如噁霉灵、甲霜灵、咪鲜胺等,而化学杀菌剂的长期使用不仅易产生农药抗性,而且易导致农药残留,带来环境安全风险。
植物诱导抗病性分为两类:1)系统获得性抗病性(systematic acquiredresistance,SAR),由病原菌局部侵染诱导植物系统抗病性;2)诱导系统抗病性(inducedsystemic resistance,I SR),是通过外界非致病微生物诱导植物产生的系统抗病性。ISR具有非特异性、持久性和传导性等特点,对多种病原菌均有较好的效果而成为目前研究的热点和重点。尽管尚不完全清楚ISR抗性产生机制,但发现ISR能诱导植物合成和积累植保素及植物防卫反应机制分子的合成,从而诱导植物抗病性,目前已发现许多生物分子能诱导ISR的产生,包括寡糖、水杨酸、茉莉酸、乙烯、蛋白质等。过氧化物酶是植物细胞内的重要保护酶类之一,病原菌的侵染能诱导过氧化物酶的表达,抑制病原菌孢子的萌发,而抗病品种过氧化物酶活性显著高于感病品种。多酚氧化酶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各种器官,机械损伤、病原菌感染、信号分子(水杨酸、乙烯等)能诱导多酚氧化酶的表达、产生醌类物质,帮助植物提高抗病性。苯丙氨酸解氨酶是植物抗病反应次生代谢中,苯丙烷类代谢的重要酶类之一,可促进植保素、木质素和酚类化合物等抗病次生物质的形成,与植物抗病性息息相关。通过分析植物过氧化物酶、多酚氧化酶和苯丙氨酸解氨酶等酶活性的变化,能有效对植物诱导抗病性效果进行评估,为开发植物诱导抗病性制剂奠定基础。
贝莱斯芽胞杆菌是一种芽胞杆菌属细菌,由Ruiz-García等2005年新命名的芽胞杆菌种,目前研究发现该菌产生β-葡聚糖酶,该酶能有效降解真菌细胞壁,从而抑制病原真菌的生长,已发现该菌对多种病原真菌生长具有抑制作用,包括棉花黄萎菌、番茄灰霉菌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贝莱斯芽胞杆菌H68,该菌株于2019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6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963。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了贝莱斯芽胞杆菌H68在制备成植物抗病剂中的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措施:
本发明涉及的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68是申请人从湖北武穴水稻田土壤中分离得到,并于2019年11月20日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分类命名:贝莱斯芽胞杆菌(Bacillus velezensis)H68,保藏编号为CCTCC NO:M201996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未经湖北省生物农药工程研究中心;湖北省农业科学院植保土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7057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