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69466.8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05469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29 |
发明(设计)人: | 谭细金;苏丹;孙士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90;H02J5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地址: | 51812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移动 终端 无线 充电 方法 | ||
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和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自动无线充电。具体方案包括:第一移动终端具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接收其他设备的无线充电输入的功能和反向无线充电功能;该反向无线充电功能是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为其他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功能;其中,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如果该无线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第一移动终端自动开启反向无线充电功能,为第二移动终端无线充电。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和无线充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电池是移动终端上必不可少的器件,是一种可以为移动终端提供电力储能的工具。其中,移动终端的电池可以通过充电储存电力,然后通过放电为移动终端供电。
目前,移动终端可以通过有线充电和无线充电两种方式为电池充电。其中,移动终端(如手机)不仅可以使用无线充电底座进行无线充电;还可以为另一个移动终端(如手机或智能手表)无线充电。
在移动终端为另一个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场景下,需要用户手动启动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功能,该移动终端才可以为其他移动终端无线充电。例如,以手机1为手机2无线充电为例,手机1响应于用户的操作启动无线充电功能后,才可以为手机2无线充电。
综上所述,目前的无线充电方案,无法实现一个移动终端为另一个移动终端的自动无线充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及移动终端,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自动无线充电。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移动终端的无线充电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第一移动终端。该第一移动终端不仅具备通过无线充电线圈接收其他设备的无线充电输入的功能,还具备反向无线充电功能。该反向无线充电功能为第一移动终端通过无线充电线圈为其他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功能。
上述方法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如短距离无线信号);第一移动终端可以判断该无线信号是否满足预设条件。如果该无线信号满足预设条件,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开启上述反向无线充电功能,为第二移动终端无线充电。
示例性的,上述无线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可以包括:无线信号的信号强度大于预设强度阈值;或者,第一移动终端接收到无线信号的时间在预设的时间范围内。从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的位置关系来看,当第一移动终端与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时,第一移动终端才可能会接收到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该无线信号才可能满足预设条件。一般而言,当用户想要使用第一移动终端为第二移动终端无线充电时,才会长时间的将第二移动终端放置在第一移动终端的周围(如第一移动终端上),使得第一移动终端和第二移动终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距离阈值。由此可见,如果无线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则表示用户存在使用第一移动终端为第二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第一移动终端可以自动开启上述反向无线充电功能,为第二移动终端无线充电。综上所述,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实现移动终端之间的自动无线充电。
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设计方式中,上述无线信号是蓝牙寻呼信号。上述第一移动终端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移动终端的无线信号,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扫描蓝牙寻呼信号;接收到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蓝牙寻呼信号后,检测来自第二移动终端的蓝牙寻呼信号的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RSSI)。
在这种设计方式中,上述无线信号满足预设条件,具体可以包括:第一移动终端接收自第二移动终端的蓝牙寻呼信号的RSSI大于预设强度阈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946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