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及其搬运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67350.0 | 申请日: | 2019-12-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426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其朋;陈岁繁;卢乐鹏;梁明;王琪冰;王继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科技学院 |
主分类号: | E04H6/30 | 分类号: | E04H6/30;E04H6/36 |
代理公司: | 杭州兴知捷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38 | 代理人: | 董建军 |
地址: | 31002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行程 保护 安全性 车辆 搬运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搬运器,尤其涉及一种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及其搬运方法,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搬运单元,两个搬运单元之间通过调节伸缩部分相互连接,每个搬运单元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转臂抱持部分和行走部分,所述转臂抱持部分包括动力传递机构、滑槽滚子机构、多杆机构和弹簧万向球组件;所述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的串联机构使转臂的“死点”位置稳定可靠,利用“死点”位置的顶死特性,提高了转臂的安全性能,弹簧万向球和圆锥孔槽的组合,配合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实现了转臂先展开,后平移的运动动作,且受力性能好。本发明增加了搬运器搬运车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搬运器,尤其涉及一种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及其搬运方法。
背景技术
抱持式搬运器是基于夹持式搬运器升级而来。此类搬运器的转臂采用先完全展开后平行相向移动抱持车轮,使车轮两侧受力均匀。
目前常见的抱持式车辆搬运器大多没有利用“死点”特性。如:采用135°斜导轨的方案(CN107044215A)、采用90°圆角直槽导轨方案(CN105971338B、CN207739707U等)、采用其他的曲线导轨(CN206346543U)。其采用滚子滑槽结构,转臂的周向受力主要由滚子承受,抬升车轮时安全性不高。
还有少数搬运器采用了“死点”特性,如:采用齿轮齿条和多杆机构组合的方案(如:CN20190917),其在齿轮与齿条脱离后,杆件死点位置具有较大的不稳定性。当搬运器发生震动或者受到其他外部激励时,极有可能破坏这平衡关系,造成重大的事故。还有采用勾稽装置和多杆机构组合的方案(如:CN110130708A),其转臂完全展开抬升车轮时,勾稽机构中摆杆的受力较大而且其结构相对复杂。
综上,相关专利的方案大多数没有利用“死点”特性,安全性不高。而少数利用了“死点”特性的结构在死点位置稳定性不好或结构复杂且受力性能不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进一步提高抱持式车辆搬运器的安全性能,提供了一种采用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的串联机构使转臂的“死点”位置稳定可靠,利用“死点”位置的顶死特性,提高了转臂的安全性能,采用弹簧万向球组件和圆锥孔槽的组合,配合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实现了转臂先展开,后平移的运动动作,且受力性能好,增加了搬运器搬运车辆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的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及其搬运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转臂具有反行程保护的高安全性车辆搬运器,包括两个相互对称的搬运单元,两个搬运单元之间通过调节伸缩部分相互连接,每个搬运单元均包括机架、安装在机架上的转臂抱持部分和行走部分,所述转臂抱持部分包括动力传递机构、滑槽滚子机构、多杆机构和弹簧万向球组件;所述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的串联机构使转臂的“死点”位置稳定可靠,利用“死点”位置的顶死特性,提高了转臂的安全性能,弹簧万向球和圆锥孔槽的组合,配合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实现了转臂先展开,后平移的运动动作。
优选地,所述动力传递机构包括搬运部分动力源、联轴器、丝杠、丝杠轴承座、导轨和斜面滑板,所述搬运部分动力源提供动力,通过联轴器连接两个旋向相反的丝杠,带动导轨上的斜面滑板,使之相对机架移动,实现同一搬运单元上的两个斜面滑板相向或相背移动。
优选地,所述滑槽滚子机构和多杆机构的串联机构包括滑槽、拨杆、输入摇杆、最短杆、转臂、多杆机构座、上横板、键和滚子,每个斜面滑板两侧各固定有一个滑槽,拨杆的一端铰接在多杆机构座上,另一端铰接滚子,滚子在滑槽内滚动,斜面滑板的移动带动拨杆转动,输入摇杆与拨杆之间通过键连接,使两者可同时转动,输入摇杆、最短杆、转臂之间均是铰接触,转臂另一侧也与多杆机构座铰接,多杆机构通过输入摇杆的转动实现转臂从初始位置转到完全展开的位置,转臂完全展开时输入摇杆和最短杆共线,行成“死点”的顶死效果,防止转臂受载时反行程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科技学院,未经浙江科技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673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