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点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9094.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90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诸龙清;刘爱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豪威半导体(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33 | 分类号: | G02F1/1333;B05D1/26;B05D3/06;B05D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曹廷廷 |
地址: | 2016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点胶方法,在形成第一封装胶体后间隔一设定时间后,待第一封装胶体微固化后再形成第二封装胶体,有效控制最后形成的封装胶体的胶体高度和胶体溢出量。同时,由于封装胶体采用两笔画胶形成,第二笔画胶时出胶位置可以更靠近接合线,使出胶量增大,胶体有效填充接合线内部,避免了封装胶体内部出现空洞和气泡的风险,满足了LCOS产品中各玻璃基板厚度对封装胶的不同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子元件的封装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数字时代的来临,数字信号播送形式与显示技术的改变,使近年 来各种不同于传统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显示器的各类平面显 示器,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场发射显示器(field emission display,FE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 显示器以及等离子体显示器(plasmadisplay panel,PDP)等广泛地被应用于 日常生活上。
除此之外,由于微型显示器(micro-display)可利用光学方式将影像放大 至超过上述平面显示器的尺寸,故更符合超大尺寸显示的需求。且微型显 示器可应用于各类型的显示器,如LCD或OLED显示器,举例来说,应用 于LCD的微型显示器即称为微型液晶面板。微型显示器因其成像方式的不 同可概分为穿透式及反射式两大类。穿透式液晶微型显式面板主要是建构 于玻璃基板上,其运作时光线透过显示面板;反射式液晶微型面板则建构于硅基板上,因此亦称为硅基液晶(liquid crystal on silicon,LCOS)显示面板。 LCOS显示面板通常包括硅基板,所述硅基板上形成有MOS晶体管;玻璃 基板,所述玻璃基板与所述硅基板封装在一起;以及液晶层,所述液晶层 位于所述硅基板和所述玻璃基板之间。LCOS显示面板以金属材料作为像 素电极,通过光线反射的原理成像,因而称之为反射式液晶微型面板。
在LCOS显示面板的生产过程中,硅基液晶面板通过打线(wire bonding) 的方式与线路基板连接,完成打线后,通过点胶工艺在硅基液晶面板和线 路基板连接处形成保护胶,以使WB中的接合线与外界隔离,避免湿气进 入硅基液晶面板或线路基板,保证器件的可靠性。
现有LCOS产品中玻璃基板(cell glass)的厚度由0.7mm减薄至 0.4mm,导致点胶工艺过程中,出胶压力相应减少,导致胶体无法透过接 合线有效填充,并且无法控制胶体填充高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点胶方法,在显示面板通过打线接合至线 路基板上后,通过两步画胶工艺在显示面板和线路基板的接合处形成封装 胶体,有效控制了形成封装胶体的胶体高度和胶体溢出量,避免了封装胶 体内部出现空洞和气泡的风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点胶方法,用于显示面板与线路基 板的接合制程,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的多个第一接点通过多条接合线与所 述线路基板上的多个第二接点对应连接,包括:
在线路基板上和所述显示面板的外围形成第一封装胶体,所述第一封 装胶体覆盖所述第二接点、所述接合线连接所述第二接点一端的部分线体、 所述第一接点及所述接合线连接所述第一接点一端的部分线体;
经过一设定时间后,在所述接合线上形成第二封装胶体,所述第二封 装胶体与所述第一封装胶体接触。
可选的,所述设定时间为所述第一封装胶体的预固化时间。
可选的,所述设定时间为2min-3min。
可选的,所述第二封装胶体的画胶速度大于所述第一封装胶体的画胶 速度。
可选的,所述点胶方法还包括:形成所述第二封装胶体后,对所述第 一封装胶体和所述第二封装胶体进行固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豪威半导体(上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豪威半导体(上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90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物联网仿真测试平台
- 下一篇:一种钢轨快速打磨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