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8840.6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224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波;黄文倩;张驰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 |
主分类号: | G01N21/35 | 分类号: | G01N21/35;G01N21/01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周琦 |
地址: | 100097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水果 内部 质量 检测 分级 系统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及方法,该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包括:用于输送独立果托的水果输送线、用于采集位于独立果托上水果的近红外光谱的品质检测机构、沿独立果托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卸果机构、品质判定机构以及PLC控制器;品质判定机构基于近红外光谱和预设模型获取质量分级结果,把质量分级结果和PLC控制器发送的独立果托编号相关联,以获取质量检测信息;PLC控制器基于独立果托编号和质量检测信息以控制卸果机构的相应动作。该分级系统可以实现对水果尤其是薄皮类水果内部质量的快速、自动化检测,有效地解决了水果质量检测中容易造成水果损伤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及方法。
背景技术
水果采后商品化处理是提高产品竞争力和产品价值的重要手段,通过商品化处理,可大大提高果实的商品价值。就水果品质而言,无论国际市场还是国内市场,消费者在选购水果时不仅注重大小、颜色和外观形状等外部品质,更重视糖度、酸度等内部品质。
水果的内在品质分级一直是农产品采后商品化处理中的关键一步,适当的内部品质分级不但可以延长产品的贮藏期限,更重要的是可以增加水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其经济价值。在水果质量品质检测分级中,防损是目前一个重点关注的议题。
传统的水果质量分级检测系统是由多个独立果杯与链条连接构成环形果杯输送链,由于输送链上的果杯为连续排列从而使果杯中水果的定位、检测和分级相对简单,且不易出错。但是,这种水果质量检测系统在水果分级中容易对水果尤其是薄皮水果如苹果、梨等造成损伤,严重的损伤将进一步引起腐烂;另外,基于果杯输送链,水果内部质量检测时其检测精度也容易受到链条振动的影响。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鉴于上述技术缺陷和应用需求,本申请提出一种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及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水果质量检测系统容易产生水果损伤的缺陷。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包括:用于输送独立果托的水果输送线、用于采集位于所述独立果托上水果的近红外光谱的品质检测机构、沿所述独立果托的输送方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卸果机构、品质判定机构以及PLC控制器;
所述品质判定机构基于所述近红外光谱和预设模型获取质量分级结果,把所述质量分级结果和所述PLC控制器发送的独立果托编号相关联,以获取质量检测信息;所述PLC控制器基于所述独立果托编号和所述质量检测信息以控制所述卸果机构的相应动作。
其中,所述水果输送线包括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一输送带、两个平行布置的第二输送带以及位于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中间位置处的第三输送带;
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与一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相连,另一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与另一个所述第二输送带相连;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上均设置有弧形挡板,以使两个所述第二输送带上的所述独立果托依次运动至所述第三输送带上。
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均为挡板式输送带,两个所述第一输送带上的挡板相间布置。
其中,所述用于水果内部质量检测的分级系统还包括对射光电开关和用于获取所述独立果托编号的扫码机,所述对射光电开关的发射器和接收器分别置于所述独立果托两侧;
所述对射光电开关和所述扫码机均与所述PLC控制器信号相连。
其中,所述品质检测机构包括近红外光源和近红外光接收探头;
所述近红外光源和所述近红外光接收探头对称分布于所述水果的两侧;或者,所述近红外光源和所述近红外光接收探头分别位于所述水果的上方和下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未经北京农业智能装备技术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88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