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装置及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46218.1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911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2 |
发明(设计)人: | 于恩林;叶胡根;吴虚怀;文怀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燕山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C33/64 | 分类号: | F16C33/64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众志华清知识产权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3123 | 代理人: | 张明月 |
地址: | 066004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脉冲 电流 辅助 强化 轴承 外圈 滚道 装置 工艺 | ||
1.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机构(1)、脉冲电源(3)、数控台(4)、镶嵌有弓形导磁体(18)的弓形感应线圈(7)、装夹轴承外圈(8)的装夹机构(9)以及内侧镶嵌红外测温头(6)的脉冲电流触点(10);定位机构(1)与脉冲电流触点(10)通过杆件连接;所述脉冲电流触点(10)对称设置在感应线圈(7)的两侧,脉冲电流触点(10)的顶部与轴承外圈(8)内滚道紧密接触;所述感应线圈(7)的顶部和轴承外圈(8)内滚道的距离为4-6mm;所述测温系统(5)将所测温度实时传递给调节脉冲电源(3)的电参数的数控台(4);所述脉冲电流触点(10)、轴承外圈(8)内滚道和脉冲电源(3)构成闭合回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1)与装夹机构(9)的距离为轴承外圈(8)厚度的1.3~1.8倍。
3.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调整感应线圈(7)顶部与轴承外圈(8)内滚道的间隙;
步骤二:调整脉冲电流触点(10)间的距离,调整两列脉冲电流触点(10)V字夹角角度;
步骤三:调整定位机构(1),使脉冲电流触点(10)的顶部与轴承外圈(8)内滚道紧密接触;
步骤四:数控台(4)控制步进电机带动轴承外圈(8)同轴转动;
步骤五:接通感应线圈(7)的外部电源,同时给感应线圈(7)通入冷却水,调节电源参数将轴承外圈(8)内滚道初步加热;
步骤六:接通脉冲电流触点(10)和脉冲电源(3),调节脉冲电流的大小,利用脉冲电流的焦耳热使轴承外圈(8)内滚道温度趋于一致,并达到860℃左右,对轴承外圈(8)内滚道进行热处理;
步骤七:重复步骤五和步骤六,直至完成所述轴承外圈(8)内滚道的热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感应线圈(7)顶部与轴承外圈(8)内滚道的间隙为4~6m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调整脉冲电流触点(10)间的距离为3-5mm,调整两列脉冲电流触点(10)V字夹角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聚四中步进电机转速为4~6r/min。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脉冲电流辅助强化轴承外圈内滚道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轴承外圈(8)内滚道初步加热至775℃~82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燕山大学,未经燕山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621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食材处理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切菜设备
- 下一篇:一种软体仿生机器人手指成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