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复合牛蒡茶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4106.2 | 申请日: | 2019-12-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09159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27 |
发明(设计)人: | 董玉玮;张文静;庄聪林;薛家润;潘铖;苗敬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州工程学院 |
主分类号: | A23F3/34 | 分类号: | A23F3/3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01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复合 牛蒡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牛蒡茶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茶饮技术领域,所述复合牛蒡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牛蒡20~40份、蒲公英10~20份和枸杞8~15份。本发明中所述的牛蒡、蒲公英和构杞均为药食两用的物质,可以长期饮用;本发明以牛蒡和蒲公英配伍具有显著的清热去火功效,以枸杞的温补作用中和牛蒡子、蒲公英的寒性;具有显著的降血糖以及缓解便秘的功效。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复合牛蒡茶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牛蒡(Arctium lappa L.),又名:恶实、大力子、东洋参,又名东洋牛鞭菜等。牛蒡为桔梗目、菊科、牛蒡属植物,有解毒、解热、强壮的作用;《本草纲目》中详载:牛蒡性温、味甘无毒,通十二经脉、除五脏恶气,久服轻身耐老。牛蒡主要含硫炔类、多酚类、挥发油、牛蒡酸、菊糖以及氨基酸等化学成分,其中胡萝卜素含量比胡萝卜高150倍,蛋白质和钙的含量为根茎类之首。牛蒡根含有菊糖及挥发油、牛蒡酸、多种多酚物质及醛类,并富含纤维素和氨基酸,其中牛蒡菊糖总含量约占牛蒡根干重的34%,是牛蒡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2002年牛蒡被卫生部列入药食两用植物
牛蒡茶具有排除人体毒素,和滋补调理的双重功效,符合中医“一消,必有一补”的理论。牛蒡所含纤维为水溶性纤维,采用饮茶法可获取,具有减肥、利尿、通便、防治痔疮,排毒、清血养颜的作用;还可以增强免疫力,调节血压、血糖、血脂,健脾胃,补肾壮阳,对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类风湿、肥胖症、癌症预防等有明显的效果。
由于牛蒡根部分组织偏老而使口感不佳,普遍接受度不高。牛蒡茶饮,加工方式相对简单,种类单一,应用范围偏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牛蒡茶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牛蒡茶包括牛蒡、蒲公英和枸杞;具有降血糖、降血压;缓解便秘的功效。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复合牛蒡茶,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牛蒡20~40份、蒲公英10~20份和枸杞8~15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牛蒡25~35份、蒲公英12~18份和枸杞10~14份。
优选的,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牛蒡30份、蒲公英15份和枸杞12份。
优选的,还包括柚皮3~8份。
优选的,还包括柚皮4~6份。
优选的,还包括柚皮5份。
本发明提供了所述复合牛蒡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新鲜牛蒡切片、冷藏20~30d、晾干获得牛蒡片;
2)蒲公英50~60℃干燥15~25min获得预干燥蒲公英;
3)将步骤1)获得的牛蒡片、步骤2)所述的预干燥蒲公英混合烘炒后,与枸杞混合获得复合牛蒡茶。
优选的,所述烘炒包括第一烘炒和第二烘炒;所述第一烘炒的温度为100~120℃,所述第一烘炒的时间为10~15min。
优选的,所述第二烘炒的温度为75~85℃,所述第二烘炒的时间为15~25min。
优选的,步骤4)中所述牛蒡片、预干燥蒲公英混合烘炒后,还包括与柚皮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州工程学院,未经徐州工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41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花魔芋球茎的切块方法
- 下一篇:一种油冷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