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42238.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1894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17 |
发明(设计)人: | 梁楷;丁伟;闫裕峰;郎繁繁;周景丽;田莉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7K1/36 | 分类号: | C07K1/36;C07K1/34;C07K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慕达星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5 | 代理人: | 崔自京 |
地址: | 030400 山西省***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态 醋酸 发酵 尾液中 提取 菌体 蛋白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方法,以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为原料,经浓缩、加热、溶气、絮凝、离心、干燥、粉碎等工艺步骤,得到粉状菌体蛋白,所述菌体蛋白含有醋酸菌蛋白,并且所述菌体蛋白的水分≤5.0%,粗蛋白≥80.0%,粗灰分≤7.0%。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经液态醋酸发酵后发酵尾液难以处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饲料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菌体蛋白是利用各种基质大规模培养细菌、酵母菌、霉菌、藻类和担子菌而获得的微生物蛋白原料,将菌体蛋白加入到饲料中可以显著提高饲料的蛋白质含量,直接饲用菌体蛋白可以促进畜禽消化和营养的吸收,从而改善畜禽的生长、生产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养殖效益。
以大米或食用酒精为原料进行深层醋酸发酵过程中,醋酸菌将发酵醪液中的乙醇转化为醋酸,最终发酵醪液经有机膜过滤得到液态发酵食醋产品,同时产生大量的尾液,尾液中含有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菌体蛋白。如果将发酵尾液直接排放废弃,不仅会造成环境的污染,还会降低发酵尾液的价值,浪费大量菌体蛋白资源。
目前,大多数食醋企业将发酵尾液加入固态发酵醋醅中进行回淋,这种方法虽然能解决大量发酵尾液,但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固态酿造食醋的浊度,同时给固态酿造食醋产品的稳定性带来不可控因素。
因此,如何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方法以提高发酵尾液的资源利用价值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的菌体蛋白及其提取方法,解决了经液态醋酸发酵后发酵尾液难以处理、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从液态醋酸发酵尾液中提取菌体蛋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过滤后的液态醋酸发酵尾液转入尾液暂储罐,启动陶瓷膜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得到浓缩比为20~35%的浓缩尾液;
(2)将所述浓缩尾液通过离心泵导入加热装置进行循环加热,加热至所述浓缩尾液的温度为40-60℃时打开出料阀进入前处理罐;
进一步优选为,加热至所述浓缩尾液的温度为45-55℃时打开出料阀进入前处理罐;
如果循环加热温度过低,则絮凝剂会溶解不充分,当循环加热温度超过60℃后,絮凝剂就会失效;
(3)经过步骤(2)处理的浓缩尾液进入高速射流溶气装置,以加压泵作为动力,将所述浓缩尾液以高流束从喷嘴射出,使空气破碎成微小气泡溶入所述浓缩尾液中形成稳定的气液乳化状态,得到溶气尾液;溶气使微小气泡与发酵尾液充分混合,增大絮凝剂与尾液的有效接触面积,增强絮凝效果;
(4)在所述溶气尾液中加入聚丙烯酰胺溶液絮凝剂,在压缩空气的搅拌下,絮凝剂与所述溶气尾液在前处理罐内进行高强度混合,促进絮凝反应,絮凝时间控制为10~15min,得到絮凝液;
(5)所述絮凝液经提升泵进入管式离心机,在管式离心机的作用下促使固液分离,液体部分经酸碱中和直接排放,固体部分从离心机中取出,得到湿菌体蛋白;
(6)将所述湿菌体蛋白转入鼓风干燥箱中,于50~65℃烘干至恒重得到复合菌体蛋白粗品,将所述复合菌体蛋白粗品用粉碎机粉碎后得到粉状菌体蛋白。
步骤(1)中,液态醋酸发酵尾液的第一次过滤为正常工艺过滤,会残留约5~10%的发酵尾液,而之后的通过陶瓷膜过滤设备进行过滤属于浓缩工艺,基于陶瓷膜能承受更高的压力,来达到浓缩的目的;
浓缩比控制在20~35%时,状态依然为液体流动相,方便管道运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山西紫林醋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4223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纳米绝热毡生产余料的回收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胶原蛋白VI抗体的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