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曲率曲线顶进用的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电力顶管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9967.1 | 申请日: | 2019-12-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99416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2 |
发明(设计)人: | 徐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7/08 | 分类号: | B21D7/08;B21D43/00;B21D4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宣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88 | 代理人: | 刘洁瑜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普***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曲率 曲线 进用 口径 钢筋混凝土 电力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曲率曲线顶进用的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电力顶管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基座远离螺纹环的一端设有气动装置,所述螺纹环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管,所述工作管呈弧形设置,所述工作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形状与工作管的形状呈匹配设置。本发明可以方便的完成对不同口径电力管的夹持固定工作,并对电力管直接进行曲线顶进处理,极大的保障了施工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顶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曲率曲线顶进用的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电力顶管结构。
背景技术
在顶管的设计和施工过程过程中,由于地质条件等原因,为了减少对周围建筑和交通的影响,往往需要对管道的行进路线进行更改,这样一来管道的最终行进路线为曲线,为此就需要相应的曲线顶进顶管结构。
现有的顶管结构在进行曲线顶进时是通过多次折线来代替曲线,这样的顶进结构在推动时是直线推动,这样推动处的空腔轨迹会与管道不贴合,施工出来的管道会与设计有极大的不符,会使得整个管道的性能发生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顶管结构施工出来的管道会极大的降低整个管道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小曲率曲线顶进用的大口径钢筋混凝土电力顶管结构,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螺纹槽,所述第一螺纹槽内螺纹连接有螺纹环,所述基座远离螺纹环的一端设有气动装置,所述螺纹环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工作管,所述工作管呈弧形设置,所述工作管内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所述滑块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形状与工作管的形状呈匹配设置,所述滑块远离滑杆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一密封垫,所述滑杆远离滑块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螺纹块,所述螺纹块远离滑杆的一端设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远离螺纹块的一端设有电力管。
优选的,所述气动装置包括设置在第一螺纹槽远离螺纹环一侧壁上的通孔,所述通孔远离第一螺纹槽的一端贯穿基座设置,所述通孔内设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两端均贯穿通孔设置,所述基座的一侧壁上设有密封箱,所述密封箱正对通气管设置,所述密封箱远离基座的一侧外壁上设有气泵,所述气泵的输出端正对通气管设置,所述气泵的输出端上固定连接有工作气管,所述工作气管远离气泵的一端贯穿密封箱的外壁设置。
优选的,所述卡接装置包括设置在螺纹块远离滑杆一端的卡接座,所述卡接座靠近螺纹块的一侧壁上设有第二螺纹槽,所述螺纹块螺纹连接在第二螺纹槽内设置,所述卡接座远离螺纹块的一侧壁上设有固定槽,所述电力管位于固定槽内设置,所述卡接座内设有两个固定装置,两个所述固定装置呈十字形设置,其中一个所述固定装置远离固定槽设置,另一个事实固定装置靠近固定槽设置。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卡接座两个相对外壁上的第一螺纹孔和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的螺纹方向相反,所述第一螺纹孔与第二螺纹孔呈连通设置,所述第一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上均转动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均位于转盘和挡板之间设置,两个所述连接杆远离挡板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夹持杆,两个所述夹持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贯穿卡接座后伸入固定槽内设置,两个所述夹持杆远离连接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有夹持块,两个所述夹持块远离夹持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垫,所述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相互靠近的一侧壁上均设有滑动槽,两个所述滑动槽共同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槽呈方形设置,所述滑动杆的形状与滑动槽的形状呈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第一螺纹槽远离螺纹环的一侧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第二密封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矩顶工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996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波与热风联合玻璃纤维原丝烘干机
- 下一篇:摄像光学镜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