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5099.X | 申请日: | 2019-12-19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8816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5-01 |
发明(设计)人: | 宋建民;王德海;宛荣生;张琴;王颂;黄祥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3/00 | 分类号: | C12M3/00;C12M1/38;C12M1/12;C12M1/04;C12M1/02;C12M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1 | 代理人: | 苏友娟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经开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生物 发酵 装置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中央处理系统和发酵罐本体,所述发酵罐本体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转动套筒延伸至支撑板底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发酵罐本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该微生物发酵装置,可实现当发酵工作结束后,可对发酵罐内部进行快速且有效的清理,能够彻底的清除发酵罐内部粘黏的污垢,为后续发酵罐的正常使用奠定了基础。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生物发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发酵即是指利用微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将原料经过特定的代谢途径转化为人类所需要的产物的过程,微生物发酵生产水平主要取决于菌种本身的遗传特性和培养条件,发酵工程的应用范围医药工业,食品工业,能源工业,化学工业,农业:改造植物基因;生物固氮;工程杀虫菌生物农药;微生物养料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微生物发酵过程根据发酵条件要求分为好氧发酵和厌氧发酵,好氧发酵法有液体表面培养发酵、在多孔或颗粒状固体培养基表面上发酵和通氧深层发酵几种方法。
在对制备海藻糖原料进行微生物发酵时,常常需要在发酵罐内部进行发酵,而现有的发酵罐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
1、发酵罐在进行一次发酵工作后,发酵罐内壁容易粘附有溶液等粘黏物,因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需要良好的密封性,故而清理起来十分不便,且容易影响到后续微生物的发酵工作;
2、微生物发酵需要适宜恒温的温度,而现有发酵罐内部温度难以自动精确的进行控制,故而影响微生物的正常发酵。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解决了发酵工作结束后,内壁容易粘附有溶液等粘黏物造成清理较为不便以及难以精确控制发酵罐内部温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微生物发酵装置,包括中央处理系统和发酵罐本体,所述发酵罐本体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顶部的一侧通过连接架固定连接有电机,且电机输出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套筒,且转动套筒的底端贯穿支撑板并延伸至支撑板的底部,所述转动套筒延伸至支撑板底部的一端通过轴承与发酵罐本体内壁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转动套筒内壁两侧的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转动套筒的内部活动连接有进水管,所述转动套筒表面两侧的顶部均连通有出水管,且出水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喷头,所述转动套筒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板的底部通过连接套筒固定连接有搅拌板,且搅拌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内壁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且活动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毛刷,所述固定框的一侧开设有与活动板相适配的通孔,且通孔的内部固定连接有阀门。
优选的,所述转动套筒的表面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第一齿轮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贯穿发酵罐本体并延伸至发酵罐本体的一侧。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底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发酵罐本体正面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触摸屏,所述发酵罐本体的正面且位于触摸屏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数值比较器,所述发酵罐本体两侧的底部均开设有固定槽,且固定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发酵罐本体另一侧的顶部连通有进气管,且进气管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单向阀。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内壁的顶部和底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活性炭过滤网。
优选的,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出端通过导线分别与单向阀、加热丝和数值比较器的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中央处理系统的输入端通过导线分别与电源模块、反馈模块和触摸屏的输出端电性连接,所述反馈模块的输入端通过导线与数值比较器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民祯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509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