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箱的润滑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911333562.7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64102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3-06 |
发明(设计)人: | 何宏高;姜巨标;杜生超;靳标;杨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高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王丽莎 |
地址: | 210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箱 润滑 结构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齿轮箱的润滑结构,涉及润滑结构的技术领域。本申请包括箱壳、外接件和联轴器,箱壳具有第一腔,箱壳内设有内接轴;外接件具有外接轴;联轴器将内接轴和外接轴连接在一起,联轴器内具有第二腔;其中,内接轴上设有贯穿内接轴的油道,油道将第一腔与第二腔连通。本申请能够通过齿轮箱的箱壳内部的润滑油对联轴器进行润滑,降低了维护成本。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润滑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齿轮箱的润滑结构。
背景技术
齿轮箱内,尤其是轨道交通齿轮箱内,一般采用联轴器把电机的扭矩传递给齿轮箱,最终驱动列车等设备的运行。
现有技术中,联轴器的润滑多采用独立的润滑系统,在联轴器内设置密封腔,通过在密封腔里加注润滑油或者润滑脂进行联轴器润滑,维护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箱的润滑结构,其能够通过齿轮箱的箱壳内部的润滑油对联轴器进行润滑,降低了维护成本。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齿轮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箱壳、外接件和联轴器,所述箱壳具有第一腔,所述箱壳内设有内接轴;所述外接件具有外接轴;所述联轴器将所述内接轴和所述外接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联轴器内具有第二腔;其中,所述内接轴上设有贯穿所述内接轴的油道,所述油道将所述第一腔与所述第二腔连通。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联轴器包括连接内齿圈、内接外齿圈与外接外齿圈,所述内接外齿圈与所述连接内齿圈啮合,用于与所述内接轴相连;所述外接外齿圈与所述连接内齿圈啮合,用于与所述外接轴相连。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联轴器包括挡油板,所述挡油板具有供所述外接轴或者所述外接外齿圈穿过的第一贯穿孔,所述挡油板连接在所述箱壳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外接件上设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环绕所述外接轴设置,并与所述箱壳连接。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箱壳上设有安装孔,所述齿轮箱的润滑结构包括轴承、轴承座和透盖,所述轴承座设于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轴承套设于所述内接轴上,且安装于所述轴承座内,所述透盖具有供内接轴或者内接外齿圈穿过的第二贯穿孔,且连接于所述箱壳,其中,所述挡油板与所述透盖形成第三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挡油板形成第四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箱壳的壳壁上设有回油腔和第一回油孔,所述回油腔与所述第一腔相通,所述第一回油孔连通所述回油腔与所述第三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回油腔的截面为梯形,所述回油腔的内径沿所述第一腔指向第三腔的方向依次递减。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箱壳的壳壁上设有第二回油孔,所述第二回油孔连通所述回油腔与所述第四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油道在与所述第一腔的相接一端设有扩孔。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油道在靠近所述第一腔的一端的内壁上设有凸起。
于一实施例中,齿轮箱的润滑结构包括第二轴和甩油齿轮,所述第二轴设于箱壳内,所述甩油齿轮设于所述第二轴上,用于将油甩入所述油道内。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甩油齿轮与所述油道位于同一直线上。
于一实施例中,所述内接轴上设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二轴上设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与所述第二锥齿轮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高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南京高精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南京高精传动设备制造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3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复板式穿片空气冷却器
- 下一篇:用于装配式建筑的中空一字型自保温预制剪力墙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