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30024.2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103857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16 |
发明(设计)人: | 黄翰;苏俊鹏;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5B19/418 | 分类号: | G05B19/418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江裕强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考虑 可用 加工 时段 实时 重新 调度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所述方法能够在保证已加工的工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按照截止时间先后的顺序确定新增工序的生产机器和可用加工时间,并通过评估变动原生产部署可能导致的损失和效益来处理新增工序和原有工序的加工计划冲突。现有的重新调度方法通常是基于机器连续运转不中断的假设提出的,不能处理间隔的可用加工时段,并且搜索机制较为复杂,实施过程耗时较长。本发明适用于间隔可用加工时段的生产场景,且执行步骤简便,能够快速地响应实时重新调度的需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离散制造业的生产调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制造类企业随时可能收到新的订单,因此生产车间需要实时调整现有的生产计划,从而保证新生产任务的按时完成。现有的重新调度方法常常基于机器连续运转不中断的假设,使用遗传算法等搜索方法完成重新调度任务,但是在不少制造领域中出于设备维护和检修等方面的考虑,机器通常仅在有间隔的可用加工时段内工作。由于现有方法不能处理间隔的可用加工时段,制造业需要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
现有的重新调度方法(王雷,蔡劲草,邹新.基于可变重调度区间的柔性作业车间动态调度方法:中国,CN107065803B[P].2019-06-21.郭艳东,伦淑娴,杨凯,王巍,苏宪利,周建壮,韩志艳.初始工件带有释放时间的返工工件重调度的分段插入方法:中国,CN103123486B[P].2016-04-13.乔非,叶恺,施斌.面向多重入制造系统在线调度的单台设备匹配重调度方法:中国,CN101833319A[P].2010-09-15.)通常是基于机器连续运转不中断的假设提出的,可用加工时段间隔分布的生产场景需要不同的处理方案。此外,专利(潘全科,李俊青,毛坤.一种流水车间重调度方法:中国,CN103676902B[P].2016-08-17.谢乃明,吴乔,郑绍祥.航空复杂装备结构件车间作业计划及重调度方法:中国,CN109359884A[P].2019-02-19.)提出的遗传算法等搜索方法的机制较为复杂,实施过程耗时较长,不适合处理实时性要求高的重新调度任务。专利(张国辉,葛晓梅,王佳佳,党世杰,吴立辉,宋晓辉.一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动态柔性作业车间调度控制方法:中国,CN106094757B[P].2018-12-21.)设计的基于数据驱动的调度方法则需要预先收集作业车间的生产数据,对于不便收集生产数据的调度任务并不适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该方法在保证已加工的工序不受影响的前提下,首先识别出生产部署不可变更的工序,计算新任务中各个工序的截止时间,并存储在不等长序列的集合V,之后按照截止时间先后的顺序,确定新增工序的生产机器和可用加工时间,对于新增工序和原有工序的加工计划存在冲突的情况,通过评估变动原生产部署可能导致的损失和效益决定是否变更,并且为变更后受到影响的工序重新确定生产部署。
本发明的目的至少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之一实现。
一种考虑可用加工时段的实时重新调度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导入已有的生产计划和工序的截止时间信息;
S2、暂定已有生产计划不变,识别出正在进行加工或者已经处理结束的工序;
S3、根据任务交货时间和工序的加工效率及计划生产数量,计算实时新增的任务的各个工序的截止时间;
S4、构建不等长序列的集合V,记录实时新增任务的各个工序的截止时间;
S5、选择集合V的各个序列中截止时间最近的工序,为其安排加工时段;
S6、从集合V的对应序列中删去被选中的工序,如果该序列不再包含任何工序,则从集合V中删去该序列;
S7、重复步骤S5~S6直至集合V为空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300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