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眩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1329584.6 | 申请日: | 2019-12-20 |
公开(公告)号: | CN1110572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5-03 |
发明(设计)人: | 徐倩倩;韩捷;胡鑫;万金龙;王巧;刘玉磊;李恒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J7/04 | 分类号: | C08J7/04;C08J7/046;C09D183/07;C09D183/05;C09D133/04;C09D175/14;C09D167/06;C09D163/10;C09D7/61;C09D4/02;C09D4/06;C08L67/02;C08L33/12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李羡民;郭绍华 |
地址: | 230041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化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眩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硬化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硅油层、防眩硬化层、基材层、硬化层,其中,所述硅油层厚度D1与防眩硬化层的平均峰谷深度Rz为Rz‑D1≥0.2μm,所述防眩硬化层水接触角和硅油层水接触角为20°≤硅油层水接触角‑防眩硬化层水接触角≤50°。本发明硬化面通过高硬度防眩硬化液与硅油层复合涂布的方式进行涂布,使得涂层接着性能优异,且涂层具有优异的防眩光性及高硬度、高耐磨、低离型力的特征,可以保证产品拥有较好的视觉效果及耐刮擦性,同时低离型力能够防止他人在膜面随意粘贴异物。本发明避免了涂布收卷刮伤,降低了后续运输储存过程产生的蹭伤等弊病,更好的提高了产品表观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薄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眩硬化膜。
背景技术
硬化膜是一种在普通光学膜支持体上进行表面硬化处理所得到的高性能膜产品。该产品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及优异的耐磨、耐划伤性能,广泛应用于液晶显示器、触控面板、手机、电脑、手写板及工业用显示器等领域,也可用于保护膜等行业。目前市场上硬化膜产品种类繁多,常见的有透明硬化膜、防眩硬化膜、放牛顿环硬化膜、防污防指纹硬化膜、防蓝光硬化膜、防雾硬化膜、防静电硬化膜或具备其它特殊功能的硬化膜产品。现市面上的防眩硬化膜,兼具高硬度、高耐磨及防眩光性能,常用于产品的最外层。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人们对防眩硬化膜产品的性能及品质要求越来越高,除了对基本性能的要求,针对用于最外层的硬化膜还要求其具备一些特殊性能,比如光伏产业的发电纸用防眩硬化膜,需要具有高透光率以便更好地接受太阳辐射,需要具备高硬度高耐磨性以便更好地保护器件,对硬化膜表面的防粘性、离型性也有较高要求,以防止膜面粘附灰尘、广告贴及其它胶黏剂产品,影响产品接受太阳辐射的能力,进而影响太阳能发电效果。且针对用于最外层的防眩硬化膜,如果产品表面贴有异物或被他人恶意张贴其它胶黏剂产品,严重影响产品的整齐美观,对后续清洁工作造成较大影响,难以长期满足下游客户的使用要求。
为了提高防眩硬化膜的离型性,使其表面具有较低的离型力,有效防止恶意张贴广告及异物,方便膜面清洁工作,更好的适应下游产品的需要,迫切需要寻找更为优异的硬化配方及生产方法,开发出一种具有离型性的防眩硬化膜产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眩硬化膜及其制备方法,所属硬化膜具有离型性与优异的防眩光性能,硅油层水接触角在110度以上,离型力在5g/25mm以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眩硬化膜,由上至下依次包括硅油层、防眩硬化层、基材层、硬化层,其中所述硅油层厚度D1与防眩硬化层的平均峰谷深度Rz存在以下关系:Rz-D1≥0.2μm,所述防眩硬化层水接触角和硅油层水接触角存在以下关系:20°≤硅油层水接触角-防眩硬化层水接触角≤50°。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防眩硬化层表面粗糙度平均峰谷深度Rz数值为0.25μm~12μm。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硅油层厚度为0.05μm~2.0μm。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硅油层水接触角大于110°。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防眩硬化层由含有微米粒子的无溶剂型涂布液经紫外光固化形成,涂布液含有的组分及其质量份数为:UV丙烯酸树脂20份~60份,单体稀释剂30份~70份,光引发剂1份~10份,流平助剂0.01份~0.5份,粒子10份~50份。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硅油层是由硅油溶液涂布而成,所述硅油溶液包含下列质量份数的组分:乙烯基硅油10份~40份,含氢硅油0.05份~5份,铂金催化剂0.01份~5份,流平助剂0.01份~2份,有机溶剂50份~85份。
上述防眩硬化膜,所述流平助剂为同一种可参与反应型流平助剂。
一种制备上述防眩硬化膜的方法,所述制备按以下步骤进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未经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1329584.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接线端子及空调器
- 下一篇:一种便于安装的新型缓冲器